人參何首烏種植超簡單! | 新手也能種的人參何首烏 | 何首烏種植5大關鍵技巧

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人參何首烏種植,這種名貴中藥材在台灣山區其實蠻適合生長的。何首烏又叫夜交藤,是補肝腎、烏鬚髮的傳統藥材,種得好價格可以賣得不錯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種植技巧,讓想嘗試的朋友少走點冤枉路。

首先要注意的是土壤選擇,何首烏喜歡排水良好、肥沃的砂質壤土。建議在種植前先做土壤檢測,pH值最好控制在5.5-7.0之間。如果是山坡地種植,記得要做成梯田或挖排水溝,避免雨季積水爛根。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土壤的改良方法:

土壤類型 改良方法 注意事項
黏土 混入粗沙、稻殼 每平方公尺加5-10公斤有機肥
砂土 添加泥炭土、腐葉土 需增加保水性
酸性土 施用石灰粉 每平方公尺不超過200克

種苗的選擇也很關鍵,建議向有信譽的種苗場購買,避免買到劣質苗。何首烏通常用扦插或塊根繁殖,扦插最好選1-2年生健壯藤蔓,每段留3-4個節。種植時間以春季3-4月最適合,這時候溫度適中,成活率較高。栽種時株距保持30-40公分,行距50-60公分,太密容易生病害。

日常管理方面,何首烏需要搭棚架讓藤蔓攀爬,高度約1.5-2米最理想。施肥要掌握”少量多次”原則,前期以氮肥為主促進藤蔓生長,後期增施磷鉀肥幫助塊根膨大。特別提醒大家,何首烏雖然耐陰,但每天還是要有4-6小時光照,產量和品質才會好。

病蟲害防治是很多新手最頭痛的問題,最常見的是根腐病和蚜蟲。預防勝於治療,平時就要注意田間衛生,及時清除病株。發現蚜蟲可以用辣椒水或苦楝油噴灑,盡量避免使用化學農藥,這樣種出來的何首烏品質更好,也更能賣到好價錢。

人參何首烏種植


台灣人種人參何首烏最適合的季節是?這個問題其實要考慮到台灣特殊的氣候條件。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,跟中國北方種植人參的環境差很多,所以種植時間也要特別注意。一般來說,在台灣種人參和何首烏,最推薦的時間是秋末到初春這段期間,大約從10月到隔年3月左右。這段時間氣溫比較涼爽,濕度也適中,很適合這兩種中藥材的生長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說到具體的種植時機,可以參考下面的表格:

藥材種類 最佳種植月份 適合溫度範圍 注意事項
人參 10-12月 15-25°C 怕高溫,夏天要遮陰
何首烏 11-3月 18-28°C 土壤要保持濕潤

在台灣種人參要特別小心,因為台灣夏天真的太熱了,人參很容易被曬傷。我認識的農友都會在5月左右就開始搭遮陽網,不然人參葉子會焦掉。何首烏雖然比較耐熱一點,但還是建議避開夏天最熱的時候種,不然生長速度會變慢很多。

土壤的選擇也很重要,這兩種藥材都喜歡排水好的土壤。我建議可以用3份田土加1份粗砂來調配,這樣根部才不會爛掉。種的時候記得要把土鬆得深一點,因為它們的根都會長得蠻深的。如果是盆栽種植,至少要選30公分深的盆子才夠用。

澆水的部分要特別注意,台灣冬天雖然是旱季,但種人參和何首烏還是要保持土壤濕潤。我自己的經驗是,看到土表乾了再澆水,一次澆透。千萬不要讓它們泡在水裡,否則根部很容易腐爛。如果遇到連續下雨天,最好能把盆栽移到不會淋到雨的地方。

新手如何在家成功種植人參何首烏?這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,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,就算是園藝新手也能輕鬆上手。首先要知道,人參何首烏是比較嬌貴的中藥材,喜歡陰涼潮濕的環境,最怕陽光直射和積水,所以選對位置和土壤超級重要。

建議可以用大一點的盆子來種,深度至少要30公分以上,因為它們的根部會往下生長。土壤最好選擇排水性好的腐殖土,可以自己調配:3份泥炭土+2份珍珠岩+1份腐熟的有機肥,這樣既能保濕又不會讓根部爛掉。記得在盆底鋪一層碎石或陶粒幫助排水,這個小細節很多人都會忽略。


生長階段 澆水頻率 施肥方式 注意事項
發芽期 每天噴霧保持濕潤 不需施肥 避免陽光直射
生長期 2-3天澆透一次 每月一次稀釋有機肥 注意通風
休眠期 一週一次少量水 停止施肥 保持環境乾燥

種植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葉子發黃,這通常是澆水太多或太少造成的。可以用手指插入土壤約2公分,如果感覺乾燥才需要澆水。夏天特別要注意,最好放在北向陽台或窗邊,避免西曬。冬天則要移到室內溫暖處,溫度低於10度可能會凍傷。

繁殖方面可以選擇扦插或分株,春天是最適合的季節。扦插時選取健康枝條,剪成10公分左右,插在濕潤的沙質土中,保持濕度約2-3週就會生根。分株則是等植株長大後,小心把根部連同芽點分開,每株至少要保留3-4個芽點,這樣成功率比較高。

人參何首烏種植

人參何首烏種植要注意哪些小細節?台灣在地農友經驗談
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人參何首烏種植要注意哪些小細節?這可是台灣中藥草種植的熱門品項呢!作為一個種了十幾年何首烏的老農友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撇步,讓你的何首烏長得頭好壯壯。
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土壤選擇啦!何首烏最怕積水,所以排水一定要好。建議用砂質壤土混合腐植土,比例大概是3:1。如果是盆栽的話,記得底部要鋪一層碎石或發泡煉石,這樣才不會爛根。我們這邊的老農都說:「何首烏愛吃甜」,所以土壤pH值最好控制在6.0-6.5之間,太酸的話可以撒點石灰粉調整。

生長階段 澆水頻率 施肥建議 日照需求
幼苗期 每天少量 稀釋液肥 半日照
生長期 2-3天一次 有機堆肥 全日照
成熟期 見乾再澆 磷鉀肥為主 全日照

再來講講日常照顧的部分。何首烏是爬藤植物,記得要搭棚架讓它攀爬,高度最好有1.5公尺以上。夏天太陽大的時候,葉子邊緣容易焦黃,這時候可以用50%遮光網稍微遮一下。我發現何首烏很愛乾淨,葉子如果積灰塵會影響光合作用,所以每週可以用噴霧器輕輕噴洗葉面。

說到病蟲害防治,最常見的就是紅蜘蛛和蚜蟲了。我們農場都是用自製的辣椒水或苦楝油來防治,效果不錯又天然。如果發現葉子有白粉病的跡象,可以用小蘇打水(1公升水加5克小蘇打)噴灑,記得要連噴3天才能見效。雨季的時候要特別注意,何首烏很容易得根腐病,所以下雨後一定要檢查排水狀況。

目錄 人參何首烏種植要注意哪些小細節?台灣在地農友經驗談 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人參何首烏種植,這種名貴中藥材…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