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身體前必看!5個小技巧讓效果更好 | 按摩師沒告訴你的做身體秘密 | 做身體居然可以瘦?專家解密
by fengshuipbn

最近天氣越來越熱,大家是不是也開始覺得身體特別容易累啊?說到「做身體」這件事情,真的不是只有按摩推拿那麼簡單,從日常保養到專業調理都有很多學問在裡面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身體保養小知識,讓你從頭到腳都能照顧得妥妥的!
首先講講最基礎的日常保養,很多人以為做身體就是要花大錢去SPA,其實在家也能輕鬆做。像是每天洗完澡後用乳液按摩四肢,特別是容易水腫的小腿部位,用指腹從腳踝往膝蓋方向推按,既能促進循環又能放鬆肌肉。記得要搭配這幾個重點穴位才有效:
身體部位 | 推薦按摩手法 | 最佳時段 |
---|---|---|
肩頸 | 熱敷後畫圈按壓 | 睡前1小時 |
腹部 | 順時針輕揉 | 空腹時段 |
腳底 | 用拇指深壓 | 洗澡後 |
再來就是運動的部分,很多人都知道要運動,但其實不同時間做不同運動效果差很多!早上起床最適合做些伸展操,尤其是長期坐辦公室的人,可以試試「靠牆伸展」這個動作:背部貼牆,雙手向上伸直,維持30秒,這個簡單的動作能有效改善駝背問題。午休過後則建議做些輕度的腹部運動,像是平躺抬腿,對消化很有幫助。
說到專業的身體調理,現在很多養生館都有推出結合中醫經絡的課程,像是彰化有名的彰山宮附近就有老師傅傳承的古法推拿,特別適合長期腰酸背痛的人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選擇這類服務時一定要注意師傅的專業認證,最好先上網查查評價,或是找朋友推薦比較安心。
最後不得不提環境對身體的影響,像最近這種大熱天,冷氣保養就超級重要!大鑫冷氣的老闆就常提醒客人,濾網沒清乾淨的話,吹出來的風會帶很多灰塵,容易引發過敏。建議每兩個月就要請專業人員來做一次冷氣保養,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小孩的更要注意。
做身體檢查前總是很糾結要選哪種套餐嗎?別擔心!這篇「做身體前必看!2025最新體檢套餐比較懶人包」幫你整理好各大醫院的熱門方案,讓你一次看懂該怎麼選最適合自己的體檢組合。現在台灣各大醫療院所都推出超多樣化的檢查項目,從基礎抽血到高階影像檢查應有盡有,價格也差很大,建議先搞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再下手才不會花冤枉錢。
先說說最常見的基礎套餐,通常包含血液常規、尿液檢查、肝腎功能這些基本項目,適合30歲以下沒特殊病史的年輕人。但如果你已經超過40歲或是家族有特定疾病史,就建議考慮進階版,像腸胃鏡、心臟超音波這些項目雖然價格高一點,但能提早發現問題真的很值得。最近很多醫院還推出「AI健康評估」加購服務,用大數據分析你的檢查結果給出個人化建議,蠻多朋友做完都說準確度意外地高。
這邊幫大家整理2025年台灣三大醫療體系的熱門套餐比較:
醫院體系 | 基礎套餐(約) | 進階套餐(約) | 特色項目 | 預約優惠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台大體系 | 3,500元 | 12,000元 | 低劑量肺部CT | 早鳥價打9折 |
長庚體系 | 2,800元 | 15,000元 | 全身MRI+腫瘤標記 | 兩人同行第二人半價 |
榮總體系 | 4,200元 | 18,000元 | 心血管鈣化分析+基因檢測 | 週一至週三免掛號費 |
要注意的是,有些醫院會把檢查項目拆得很細,看起來價格便宜但其實很多必要項目都要另外加購,算下來反而更貴。建議預約前先打電話問清楚套餐包含哪些具體項目,也可以請客服根據你的年齡和性別推薦適合的方案。現在不少醫院都有線上預約系統,直接勾選想要的項目就會自動計算總價,超級方便不用怕被話術。另外提醒大家,做檢查前記得看清楚注意事項,像抽血要空腹、照超音波要憋尿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結果準確度喔!
最近走在台北街頭,按摩店、SPA會館越開越多,連便利商店都開始賣起養生茶飲。為什麼台灣人越來越愛做身體?養生趨勢解析這個現象,其實跟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有很大關係。上班族長時間坐在電腦前,肩頸僵硬成了通病,加上外食族越來越多,身體累積的毒素讓大家開始重視排毒養生,這些都讓「做身體」從奢侈享受變成日常必需。
台灣人做身體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,從傳統的推拿、刮痧,到現在流行的精油按摩、熱石療法,選擇多到讓人眼花撩亂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養生方式比較:
養生方式 | 平均價格(台幣) | 主要功效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
傳統推拿 | 600-1200/小時 | 舒筋活絡 | 久坐上班族 |
精油SPA | 1200-2500/次 | 放鬆身心 | 壓力大族群 |
熱石療法 | 1500-3000/次 | 深層排毒 | 代謝差的人 |
腳底按摩 | 500-800/小時 | 促進循環 | 容易水腫者 |
現在做身體不再只是年長者的專利,年輕族群也開始注重養生。很多20-30歲的上班族會把按摩當成定期保養,甚至有人把做身體的錢列入每月固定開銷。社群媒體上也常看到網紅分享去哪裡按摩、用什麼精油,讓養生變成一件很潮的事。這種轉變也反映在消費習慣上,不少人願意花更多錢在讓自己舒服的服務上,畢竟健康才是真正的財富。
養生觀念的普及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,現在連超商都能買到各種養生飲品,中藥行推出的漢方茶包更是熱賣商品。這些變化都顯示台灣人越來越懂得照顧自己,把「做身體」當成生活的一部分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選擇養生方式還是要根據自身狀況,過度按摩或使用不適合的精油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喔!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做身體最佳時機:早上還是晚上效果更好?」,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主要還是要看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跟身體狀況啦!不過根據運動醫學研究,不同時段運動確實會有些差異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資訊,讓你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時間。
先來看看早上運動的優點:晨起運動能幫助提升整天的新陳代謝,而且做完運動後精神會特別好。研究顯示早上運動的人比較容易養成規律習慣,因為比較不會被臨時行程打斷。特別是如果你容易失眠,早上運動還能幫助調整生理時鐘,讓晚上更好入睡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早上身體比較僵硬,一定要做好暖身,避免受傷。
至於晚上運動,最明顯的好處就是體溫較高、肌肉彈性好,運動表現通常會比早上提升10-15%。而且經過一天活動,關節靈活度也比較夠,做重訓時能舉得更重、跑步能跑更遠。不過要特別注意,太晚運動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,建議睡前2-3小時就要結束運動,讓身體有時間冷靜下來。
時段 | 優點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早上 | 提升整天代謝、容易養成習慣、改善睡眠 | 暖身要更充分、避免空腹運動 |
晚上 | 運動表現較佳、肌肉彈性好、關節靈活 | 不要太晚運動、注意睡眠影響 |
其實不管選擇哪個時段,最重要的是找到能持之以恆的時間。有些人就是爬不起來晨運,硬要早起反而會半途而廢;也有人下班後累到根本不想動,這種情況就適合早上運動。建議可以先試試看不同時段,觀察身體的反應跟生活節奏,慢慢調整出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時間。
另外也要考慮運動類型,像瑜伽這類比較靜態的運動,晚上做反而能幫助放鬆;而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這種會讓心跳很快的運動,可能就更適合放在白天。天氣因素也要注意,夏天中午太熱,可能就要避開正午時段,改在清晨或傍晚運動比較舒服。
最近天氣越來越熱,大家是不是也開始覺得身體特別容易累啊?說到「做身體」這件事情,真的不是只有按摩推拿那麼簡單,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