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厝前搬家必看!5個超實用小技巧 | 搬家VS入厝順序搞不懂?一篇就懂 | 入厝前先搬東西?老師傅説這樣做
by fengshuipbn
入厝前搬家是件讓人既期待又頭痛的事情,畢竟要搬進新家前總有一堆瑣事要處理。很多台灣朋友都會問:「到底能不能先搬東西進去?」其實啊,根據老一輩的說法,入厝前可以先搬些日常用品,但重要物品像神像、祖先牌位這些,還是要等正式入厝儀式後再請進去比較妥當。
說到入厝前搬家的順序,這邊整理個小表格給大家參考:
搬家階段 | 可搬物品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入厝前1-2週 | 家具、家電、衣物 | 避免搬動床組、神像 |
入厝前3天 | 廚房用品、清潔工具 | 瓦斯爐要先定位好 |
入厝當天 | 米缸、錢幣、吉祥物 | 要選吉時進門 |
記得在正式入厝前,最好先把新家徹底打掃一遍。特別是廚房和廁所這兩個地方,老一輩說這關係到未來家裡的財運和健康。打掃時可以用些鹽米水來淨化空間,這個方法在台灣流傳很久了,很多長輩都說效果不錯。另外窗戶要記得打開通風,讓新家的氣場流動起來。
搬家的時候有些小禁忌要留意,像是鏡子這類會反射的物品,最好用紅紙或布包起來再搬。還有啊,入厝前最好不要在新家過夜,特別是孕婦和生肖沖煞的人更要避免。如果真的有需要提前住進去,可以先在客廳打地鋪,等正式入厝後再睡主臥室。這些都是台灣流傳下來的習俗,雖然年輕人可能覺得麻煩,但寧可信其有嘛!
入厝前搬家的打包也是門學問,建議可以按照房間區域來分類。廚房用品要用報紙包好,碗盤之間記得墊些軟布;易碎物品要特別標註;衣服可以用真空袋壓縮節省空間。打包時順便做個清單,這樣搬到新家後比較好清點。有些搬家業者會提供紙箱和打包服務,如果東西多的話可以考慮,能省下不少力氣。
最近要搬家入厝了嗎?入厝前搬家要準備什麼?5個必做事項清單這邊幫你整理好囉!搬家真的是一件超級麻煩的事情,光是想到要打包、搬運就讓人頭痛,更別說還要考慮到入厝的各種習俗和準備工作。不過別擔心,照著這份清單一步步來,保證讓你搬家過程順利又安心,不會手忙腳亂啦!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打包分類,建議提前2-3週就開始慢慢整理。千萬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在趕工,這樣很容易漏掉東西。我自己最推薦用「區域分類法」,把家裡分成客廳、臥室、廚房等區域,一個一個慢慢收拾。記得在箱子上用粗麥克筆寫清楚內容物和放置區域,這樣到新家時才不會找不到東西。貴重物品和重要文件一定要隨身攜帶,不要交給搬家公司喔!
再來就是要準備入厝的吉祥物品,這個台灣人特別講究。雖然現在年輕人可能不太在意這些,但老一輩的長輩都會很重視。基本的東西像是新的掃把、畚箕(代表除舊佈新)、米缸(象徵衣食無缺)、紅包(放在米缸裡討吉利)都要準備好。記得入厝當天要先把這些吉祥物搬進去,再搬其他家具喔!
必備物品 | 數量 | 寓意 |
---|---|---|
新掃把畚箕 | 1組 | 掃除晦氣 |
裝滿的米缸 | 1個 | 衣食無缺 |
紅包 | 數個 | 招財進寶 |
新碗筷 | 1組 | 團圓美滿 |
門聯 | 1對 | 辟邪納福 |
第三點是要提前確認水電瓦斯這些基本設施。很多人搬進去才發現馬桶不通或熱水器有問題,那真的會很崩潰。建議在搬家前1-2週就要聯絡相關單位來檢查,特別是老房子更要留意。網路和第四台也要記得預約移機,現在人沒網路根本活不下去啊!這些事情都要提前處理,才不會搬進去後什麼都不能用。
第四個重點是清潔工作,新家一定要徹底打掃過再搬進去。如果是中古屋,更要請專業清潔公司來做大掃除,特別是廚房和浴室這種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。我自己會先用吸塵器把整個房子吸過一遍,再用消毒水拖地,連天花板和窗戶溝槽都不放過。這樣搬進去住起來才會舒服,也不會把舊家的灰塵帶到新環境。
最後別忘了通知親朋好友和相關單位你的新地址。郵局、銀行、信用卡公司這些都要記得去改地址,不然重要信件會收不到。親戚朋友也要告知一聲,不然他們可能會跑到舊家去找你。現在很多行政事務都能線上辦理,但有些還是要親自跑一趟,建議列個清單一項項處理,才不會漏掉喔!
為什麼入厝前要先搬家?台灣習俗大解析
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買新房,常常聽到他們討論「入厝」的話題。說到這個,你知道為什麼入厝前要先搬家嗎?台灣習俗大解析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傳統。其實這個習俗背後藏著台灣人對新家的美好期待,不是隨便搬搬東西那麼簡單喔!
在台灣傳統習俗裡,入厝前的搬家其實叫做「搬厝底」,意思是先把一部分傢俱和生活用品搬進去。老人家說這樣做可以讓新家先「適應」有人住的感覺,避免房子太「生份」。我阿嬤還特別交代,第一次搬進去的東西一定要有米缸(象徵衣食無缺)、掃把(代表除舊佈新)和枕頭(讓家神有地方休息),超講究的!
必備物品 | 象徵意義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米缸/米桶 | 豐衣足食 | 要裝八分滿 |
新掃把 | 掃除晦氣 | 不能倒著放 |
枕頭棉被 | 安居樂業 | 要選全新的 |
開水壺 | 財源滾滾 | 裝滿清水煮沸 |
除了這些必備物品,搬厝底的時間也很有學問。通常會選在農曆的吉日,而且要在中午前完成。我上次幫表哥搬家,他特別請老師看日子,結果那天早上五點就要開始搬,說是「搶陽氣」的時候最旺。搬的時候長輩還會準備一些銅板撒在角落,說是「壓厝底」能鎮宅保平安。
現在年輕人可能覺得這些習俗很麻煩,但其實滿有意思的。像我鄰居陳太太就說,她當初不信這些,直接入住後連續三個月都睡不好,後來重新按照傳統做一次搬厝底,反而就順了。當然這種事信不信看個人啦,不過既然是要住長久的家,多點儀式感也無妨啊!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何時開始入厝前搬家最適合?黃曆挑日撇步」其實台灣人搬家最講究時機,除了看農民曆,還要考慮實際狀況。一般建議提前1-2個月開始打包,尤其家裡東西多的話更要提早。我自己搬家時就吃過虧,臨時才整理根本來不及,最後還多花錢請搬家公司加班處理。
農民曆上適合搬家的日子通常會標註「移徙」或「入宅」,但要注意這兩個有點不同。「移徙」是指單純搬東西,「入宅」才是正式住進去。如果時間允許,最好分兩階段:先選「移徙」日搬傢俱,再挑「入宅」日舉行儀式。今年農曆八月(國曆9月)的好日子還不少,可以參考下面這幾天:
日期 | 農曆日期 | 宜忌事項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2025/09/15 | 八月廿三 | 宜移徙、入宅 | 星期一,沖虎 |
2025/09/22 | 八月三十 | 宜入宅、安床 | 星期一,沖雞 |
2025/10/03 | 九月十一 | 宜移徙、不宜入宅 | 星期五,沖狗 |
除了看日子,時辰也很重要。老一輩都說「早搬晚不搬」,最好選上午9點到下午3點之間陽氣最旺的時候。記得避開「午時」(11-13點),因為這時太陽正當中,傳統認為太燥熱對家運不好。另外像我們這種上班族,如果只能假日搬家,建議提前查好當天吉時,寧可早起也不要趕在傍晚才動工。
打包時的小技巧是從最少用的東西開始收,比如換季衣物、紀念品之類的。每天下班花1-2小時整理,慢慢來才不會壓力太大。易碎品要特別標註,我上次搬家就摔破了一個花瓶,後來才知道原來搬家當天打破東西被認為是破財的徵兆。所以現在都會用氣泡紙包好,箱子外面還貼「小心輕放」的標籤。
目錄 為什麼入厝前要先搬家?台灣習俗大解析 入厝前搬家是件讓人既期待又頭痛的事情,畢竟要搬進新家前總有一堆瑣事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