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畫菊花入門教學 | 菊花水墨畫這樣畫最簡單 | 跟著大師學畫國畫菊花
by fengshuipbn
國畫菊花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最愛的題材之一,那種淡雅中帶著堅韌的氣質,特別能體現東方美學的意境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種在宣紙上綻放千年的花卉,到底有什麼魅力讓歷代畫家都為之傾倒。
說到畫菊花,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它的神韻。菊花不像牡丹那樣富麗堂皇,它的美在於枝幹的蒼勁和花瓣的層次感。很多初學者常犯的錯誤就是把菊花畫得太過規整,其實真正好看的國畫菊花往往帶點「歪七扭八」的自然感。記得我剛學畫時,老師總說:「菊花的枝幹要像醉漢走路,看似不穩卻自有章法。」這句話到現在都讓我印象深刻。
不同品種的菊花在畫法上也有講究,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類型給大家參考:
菊花品種 | 花瓣特徵 | 適合技法 |
---|---|---|
蟹爪菊 | 細長捲曲 | 中鋒勾勒,淡墨渲染 |
球菊 | 密集圓潤 | 沒骨畫法,點厾為主 |
野菊 | 小巧散落 | 寫意潑墨,講究留白 |
在實際繪畫時,我發現最難表現的其實是菊花葉子的質感。很多人以為葉子只是陪襯,但其實畫得好能讓整幅作品活起來。建議可以先用淡墨鋪底,等半乾時再用濃墨勾筋,這樣葉子的層次會更豐富。另外,菊葉通常長得比較「潑辣」,邊緣要有鋸齒狀的變化才自然。
說到用色,雖然水墨菊花最經典,但偶爾加點顏色也別有風味。我個人喜歡在花心處點些藤黃,或是用淡淡的硃砂染邊,這樣既不會太豔俗,又能增添幾分生氣。記得有一次看故宮的菊花特展,明代畫家呂紀的作品就用了這種手法,讓整朵菊花看起來特別有精神。
畫菊花最有趣的地方在於,它既能用工筆細描,也能用寫意揮灑。像八大山人就常以簡練的筆墨勾勒菊花,雖然只有寥寥數筆,但那種孤傲的氣質一下子就出來了。我自己練習時也喜歡嘗試不同的風格,有時候畫得細膩些,有時候就放開來潑墨,每次都能發現新的趣味。
國畫菊花怎麼畫?新手必學5個基礎筆法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:「想學畫國畫菊花,但完全沒基礎該從哪開始?」其實啊,菊花看似複雜,掌握幾個基本筆法就能畫出神韻啦!今天就來分享最實用的5個入門技巧,讓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,畫出有味道的菊瓣喔~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「中鋒用筆」,毛筆要垂直紙面,力道均勻地畫出圓潤線條。記得手腕要放鬆,像寫書法那樣一氣呵成,這樣花瓣才會自然流暢。剛開始練習時,可以先用淡墨在宣紙上畫圈圈,感受筆鋒轉折的節奏感。
菊花基礎筆法對照表:
筆法名稱 | 運筆要領 | 適用部位 |
---|---|---|
中鋒勾線 | 筆桿垂直,力道均勻 | 花瓣輪廓 |
側鋒皴擦 | 筆腹傾斜,乾筆輕掃 | 花蕊質感 |
點厾法 | 筆尖蘸濃墨,快速點按 | 葉片斑點 |
拖筆法 | 順勢帶出細長線條 | 莖幹枝條 |
渲染法 | 清水暈開墨色 | 背景襯托 |
畫花瓣時要記住「三瓣一組」的訣竅,先畫中間的主瓣,再左右各補一瓣。每組花瓣要有大小變化,像排隊一樣錯落有致才生動。建議初學者先用鉛筆輕輕定位,等熟練後再直接揮毫。
葉子的部分最怕畫得太呆板,可以用「破筆法」製造自然缺口。蘸墨時故意讓筆毛分岔,下筆時稍微抖動,就能呈現菊花葉特有的鋸齒邊緣。畫完記得趁濕用清水筆暈開邊緣,讓墨色有濃淡層次喔!
為什麼古人最愛畫菊花?原來有這些寓意。這可不是隨便畫畫而已,古人對菊花的喜愛可是大有學問的!在傳統文化裡,菊花不只是漂亮的花朵,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精神象徵。從文人雅士到宮廷畫師,大家都愛用菊花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追求。
首先,菊花在秋天盛開,這時候其他花都凋謝了,它卻獨自綻放,所以古人常把菊花看作是「堅貞不屈」的象徵。像是陶淵明就特別愛菊,他的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」簡直把菊花和隱士生活綁在一起了。這種「不與百花爭艷」的氣節,正好符合文人們追求的清高品格。
再來,菊花還被認為有長壽的寓意。因為它的花期長,又能耐寒,古人覺得它象徵著生命力頑強。重陽節的時候,大家不是都愛賞菊、喝菊花酒嗎?就是希望能沾沾菊花的長壽福氣啦!而且菊花的花瓣一層一層的,看起來就很圓滿,所以也有「團圓」、「圓滿」的意思。
菊花寓意 | 原因 | 代表作品 |
---|---|---|
堅貞高潔 | 獨自於秋季盛開 | 陶淵明《飲酒》 |
長壽吉祥 | 花期長、耐寒 | 重陽節習俗 |
隱逸情懷 | 不與百花爭艷 | 八大山人畫作 |
除了這些精神層面的象徵,菊花在實用性上也很受歡迎。古人會用菊花泡茶、釀酒,甚至拿來入藥,可以說是好處多多。而且菊花的品種超級多,從小巧的野菊到華麗的藝菊,畫家們可以盡情發揮創意,難怪會成為繪畫的熱門主題。像是宋代的工筆畫就常常以菊花為主角,細緻地描繪花瓣的紋理和姿態。
說到畫菊花,不同朝代還有各自的特色呢!宋代喜歡寫實風,把菊花畫得跟真的一樣;到了明清時期,文人畫興起,大家更注重用菊花來抒發情感,常常搭配山石、竹子一起畫,營造出淡雅的意境。這些畫作不只是藝術品,更是古人生活哲學的體現。
最近好多畫友在問「國畫菊花該用什麼紙?生宣vs熟宣實測比較」,剛好我上個月為了畫展特別做了測試,今天就來分享實際使用心得。台灣天氣濕熱,選紙真的超重要,尤其菊花這種要表現花瓣層次的作品,紙質選錯整張畫就毀了,我自己就曾經畫到一半紙張起毛邊,氣到直接重畫!
先說生宣,吸墨效果真的沒話說,特別適合想要表現水墨暈染漸層的感覺。但新手要注意控制水分,我有次手抖水加太多,菊花直接糊成一片超悲劇。不過生宣畫出來的線條會比較有生命力,尤其是畫菊花的枝幹時,那種自然滲墨的質感超美。
熟宣就比較適合細節控,因為不怎麼吸水,可以慢慢勾勒花瓣紋路。我拿來畫重瓣菊超級適合,每片花瓣都能畫得很精緻。但缺點是墨色會比較平板,要疊很多層才有立體感,而且價格通常比生宣貴一些。
這邊整理個簡單比較表給大家參考:
特性 | 生宣 | 熟宣 |
---|---|---|
吸水性 | 強,快速滲墨 | 弱,墨色停留表面 |
適合技法 | 寫意、潑墨 | 工筆、細描 |
價格 | 較便宜 | 較貴 |
新手友善度 | 需要練習控水 | 較容易掌握 |
保存性 | 易受潮變形 | 較穩定 |
實際畫的時候發現,生宣在台灣這種濕度高的地方真的很容易皺,我有次畫完隔天就發現紙張波浪狀超傻眼。後來學乖了,畫完馬上用重物壓平。熟宣就沒這個問題,但缺點是畫太久墨會積在表面,要等很久才會乾,趕時間的話真的很煎熬。
另外分享個小技巧,如果是畫大型菊花作品,可以試試生宣打底再局部用熟宣補細節。我有次把兩種紙拼貼使用,效果意外地好,既能保留水墨韻味又能加強重點部位。不過要注意兩種紙的接縫處要處理好,不然裝裱時會很麻煩。
目錄 國畫菊花怎麼畫?新手必學5個基礎筆法 國畫菊花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最愛的題材之一,那種淡雅中帶著堅韌的氣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