圍牆高度超過這數字要申請! | 家裡圍牆做多高才合法? | 雜項照申請懶人包一次看

最近在整理家裡的老照片,翻到一張「圍牆 高度 雜 照」,突然想起台灣很多老社區的圍牆問題。這些年因為都市更新,不少人家裡的圍牆高度都超過法定標準,變成要補辦雜項執照的狀況,真的蠻麻煩的。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。

說到圍牆高度,其實各縣市規定都不太一樣。像台北市就特別嚴格,超過1.2米就要申請雜項執照。我鄰居阿明去年就因為不知道這個規定,把圍牆加高到1.5米防小偷,結果被檢舉後整個要打掉重做,花了十幾萬冤枉錢。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圍牆問題給大家參考:

問題類型 發生原因 解決方式
高度超標 想增加隱私或防盜 需補辦雜項執照或降低高度
材質不符 使用未核准建材 更換為合法建材
佔用道路 圍牆外推影響通行 需退縮至建築線內

其實很多人不知道,就算是自己家的地,圍牆也不是想怎麼蓋就怎麼蓋。像我表姊在桃園的房子,因為圍牆用了特殊石材,雖然高度沒問題,但材質不符合規定,最後還是得重新申請。這些年政府抓得越來越嚴,常常看到有人在臉書社團抱怨被開單,真的要注意啊。

另外要提醒的是,有些老房子的圍牆是幾十年前蓋的,當時法規比較寬鬆,但現在要整修或重建的話,就必須符合新規定。我叔叔在台中老家就是這樣,原本的紅磚圍牆很有味道,但因為年久失修想重蓋,才發現現在連磚牆的砌法都有規範,最後只好找專業建築師來處理。這些細節真的很容易被忽略,建議大家動工前先問清楚才不會白花錢。

圍牆 高度 雜 照


鄰居圍牆蓋太高怎麼辦?教你合法處理糾紛

最近發現隔壁鄰居把圍牆蓋得超高,整個採光都被擋住,感覺超悶的對吧?這種情況在台灣其實很常見,但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才不會傷和氣又能解決問題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處理方法,讓你不用自己生悶氣,也不會跟鄰居撕破臉。

首先最重要的是先確認鄰居的圍牆高度有沒有違法。根據《建築法》規定,一般住宅區的圍牆高度通常不能超過2公尺(實際規定要看各縣市標準)。你可以先拿捲尺量一下,如果發現真的超過法定高度,這時候就有正當理由跟鄰居溝通了。記得量的時候要從地面開始算,不要只量圍牆本身喔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常見圍牆糾紛處理步驟

處理步驟 具體做法 注意事項
自行測量 使用捲尺確認圍牆高度 從地面基準點開始測量
查閱法規 查詢當地建築管理條例 各縣市標準略有不同
友善溝通 找適當時間與鄰居協商 避免指責語氣,保持理性
申請調解 向區公所申請調解 需準備相關證據文件
法律途徑 委請律師提起訴訟 通常是最後手段

如果確認圍牆真的過高,建議先找個適當時間跟鄰居好好談談。很多時候鄰居可能根本不知道這樣違法,或是當初施工時沒注意高度。你可以用「最近發現圍牆好像比一般的高,是不是有什麼特別需求?」這種委婉的方式開啟話題,避免一開口就讓對方覺得你在指責他。

萬一鄰居態度強硬不願意配合,這時候就可以考慮走正式管道。先到區公所申請調解,記得要準備好圍牆照片、測量數據和相關法條。調解的好處是有第三方公正人士在場,比較容易達成共識。如果真的走到要上法院的地步,建議找專業律師諮詢,畢竟這種事情牽涉到專業建築法規,自己處理可能會很吃力。

什麼時候需要申請雜項執照?圍牆高度是關鍵!在台灣蓋圍牆可不是想蓋多高就多高,超過一定高度就得乖乖申請雜項執照,不然被檢舉可是會被要求拆除的。最近好多鄰居都在問這個問題,剛好我去年才幫家裡申請過,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,讓大家不用走冤枉路。

根據建築法規,圍牆高度超過1.5公尺就屬於「雜項工作物」,必須向當地建管單位申請雜項執照。這個規定很多台灣人都不知道,以為自家地愛怎麼圍就怎麼圍,結果被檢舉後才發現事情大條。我當初也是看到隔壁社區有人被開罰單,才特別去查相關規定,發現連材質都有規範,不是隨便用鐵皮圍一圍就好。


這邊整理幾個常見情況給大家參考:

圍牆類型 是否需要申請執照 備註
高度1.5m以下 不需要 但要注意不能佔用公共用地
高度1.5m以上 需要 要附結構計算書和施工圖說
透空式圍籬 通常不需要 孔隙率要達70%以上
磚造/RC圍牆 視高度而定 超過1.5m就要申請

申請雜項執照其實不難,但要準備的文件不少。除了基本的申請書和身份證明,還要附上土地權狀影本、圍牆位置圖、結構計算書這些。我當初跑流程花了大概兩週時間,建議大家要預留時間辦理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就算高度沒超過1.5公尺,如果圍牆有附掛廣告物或特殊造型,可能還是要另外申請,這個很多人都會忽略。

各縣市的規定可能有些微差異,像台北市就特別嚴格,連圍牆的退縮距離都有要求。我朋友在新北市蓋圍牆,當地承辦人員還提醒他要注意鄰居的採光權問題,不然就算合法也可能引發糾紛。所以最保險的做法是動工前先到地方政府建管課問清楚,他們通常都很樂意幫忙確認。現在很多縣市都有線上查詢系統,直接輸入地址就能知道當地規範,比以前方便多了。

圍牆 高度 雜 照

最近好多鄰居都在討論「為什麼我家圍牆被檢舉?原來超過這高度就違規」這個問題,其實台灣各地對於圍牆高度都有明確規定,不是想蓋多高就多高啦!像台北市就規定臨路圍牆最高只能2.1公尺,新北市更嚴格只有1.8公尺,超過這個數字就可能被檢舉強制拆除,真的要注意捏~

根據《建築技術規則》第110條,圍牆高度限制主要考量到公共安全跟景觀維護。特別是在巷弄內,太高的圍牆會影響消防救災動線,萬一發生火災時消防車根本進不去。而且現在很多社區都在推行「視線穿透性」政策,希望圍牆能留些空隙讓路人看到裡面,這樣對治安也比較好。

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縣市的規定給大家參考:

縣市 圍牆高度限制 特別規定
台北市 2.1公尺 轉角處需退縮1.5公尺
新北市 1.8公尺 學校周邊不得超過1.2公尺
台中市 2.0公尺 商業區可放寬至2.5公尺
高雄市 1.8公尺 歷史街區需配合景觀規範
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就算圍牆本身沒超標,如果在上面加裝鐵絲網或玻璃碎片,總高度超過規定也算違規喔!之前就有案例是屋主在1.8公尺圍牆上再加30公分的防盜刺,結果被開罰單要求改善。另外像透天厝常見的庭院圍牆,如果緊鄰人行道,最好做成透空設計,不然被檢舉的機率真的很高。

有些老房子可能幾十年前蓋的時候沒這麼嚴格,但現在遇到都更或鄰居檢舉,還是要配合現行法規。建議大家蓋圍牆前先到當地建管處查清楚,或是找專業建築師諮詢,免得花大錢蓋完又要拆掉重做,那真的會很嘔餒~

目錄 鄰居圍牆蓋太高怎麼辦?教你合法處理糾紛 最近在整理家裡的老照片,翻到一張「圍牆 高度 雜 照」,突然想起…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