堵車時必學的5個小技巧 | 台北塞車真相大公開 | 為什麼台灣馬路老是堵?
by fengshuipbn

「堵的意思」其實在台灣生活中有很多種用法,最常見的就是指「塞住」或「不順暢」的感覺。比如說早上上班遇到大塞車,大家都會說「今天路上好堵喔」,這時候的堵就是交通不順暢的意思。不過這個詞其實還有很多延伸的用法,像是心情不好也可以說「心裡堵堵的」,形容那種悶悶不樂的感覺。
說到堵車,這真的是台灣人最有感的日常了。尤其是下雨天的台北街頭,整條馬路都堵成一團,機車汽車全部卡在一起動彈不得。這時候除了等還是等,很多人都會滑手機打發時間,有些人會看Netflix追劇,反正堵在路上也沒別的事情能做。不過要小心別看到太入迷,萬一前面的車子開始動了還沒發現就尷尬啦!
情境 | 堵的意思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交通 | 塞車 | 「忠孝東路現在超堵的」 |
情緒 | 鬱悶 | 「聽完那件事心裡堵堵的」 |
水管 | 阻塞 | 「浴室排水孔又堵住了」 |
有時候堵也不一定是壞事啦。像我們常說「堵到寶」,就是指意外獲得的好運氣。或者朋友間開玩笑說「你這樣講是在堵我喔」,就是故意要讓人接不下話的意思。台灣人真的很會把一個字用在各種地方,而且大家都聽得懂,這就是語言的趣味所在。
說到Netflix,他們家的影片緩衝時如果一直轉圈圈,我們也會說「影片好堵喔」,這時候的堵就是指網路不順暢。現在很多人下班回家最怕遇到兩件事:路上堵車跟網路堵住,一個讓你回不了家,一個讓你看不了劇,真的是現代人的兩大煩惱。不過好在現在5G比較普及了,影片堵住的狀況比以前少很多,至少追劇的時候可以順順地看不用一直等。
1. 什麼是堵車?台灣人最頭痛的交通問題,簡單來說就是車子塞在路上動彈不得的狀況。尤其上下班時間,台北橋、市民大道這些路段根本就是大型停車場,機車汽車全部卡在一起,連走路可能都比開車快。台灣地小人稠,加上都會區大眾運輸還不夠完善,這種「日常風景」真的讓通勤族超崩潰。
說到堵車的原因,真的是一籮筐啦!除了最基本的車太多之外,台灣特有的機車文化也是關鍵因素。你看喔,光是台北市機車數量就超過百萬輛,再加上汽車、公車全部擠在馬路上,不塞才奇怪。另外道路設計不良、施工圍擋太多,還有三寶駕駛突然急煞或亂切車道,都是讓塞車雪上加霜的元兇。
台灣最容易堵車時段 | 主要塞車路段 | 平均延誤時間 |
---|---|---|
平日07:30-09:30 | 台北市忠孝東路 | 25-40分鐘 |
平日17:00-19:30 | 高雄市中正交流道 | 30-50分鐘 |
週五下班時段 | 台中台灣大道 | 40-60分鐘 |
連續假期前夕 | 國道1號湖口段 | 1-2小時 |
老實說啦,遇到堵車真的會讓人火氣直衝腦門。油錢一直燒、冷氣一直開,有時候尿急還找不到廁所,根本是生理心理雙重折磨。更別提那些趕時間要接小孩、趕會議的人,光是想到遲到要被扣錢或看老闆臉色,血壓就直接飆上去了。有些司機還會忍不住狂按喇叭,整條路變成噪音交響樂,真的超級阿雜。
說到解決方法,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啦!像是避開尖峰時段、多利用捷運或YouBike,甚至最近很流行的共乘制度都不錯。但最根本的還是要改變用路習慣,不要動不動就鑽車縫或搶快,政府也要好好規劃大眾運輸路線。不過這些說起來簡單,做起來可是要全民一起配合才有用啊!
2. 為什麼台北上下班時間特別容易堵?
每次上下班時間,台北街頭總會變成大型停車場,這問題困擾著不少通勤族。2. 為什麼台北上下班時間特別容易堵?其實背後有幾個關鍵因素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讓台北交通打結的日常場景。
首先,台北的道路設計真的跟不上車輛成長速度。你知道嗎?光是台北市機車數量就超過百萬輛,汽車也有70多萬輛,但主要幹道像是忠孝東路、羅斯福路這些,很多都是幾十年前規劃的,根本沒想到現在會有這麼多車。再加上捷運施工、管線挖補這些工程,常常把原本就不寬的路又吃掉一半,不塞才怪。
再來就是大家都擠在同一時間出門。根據交通局的資料,台北上班族有將近6成集中在早上7:30-9:00出門,下班則是5:30-7:00這個時段。這種集中式的通勤模式,就像所有人都約好一起擠捷運一樣,道路當然承受不了。
塞車主因 | 具體情況 | 影響程度 |
---|---|---|
道路容量不足 | 主要幹道多為雙線道,路寬不足 | ★★★★★ |
車流量集中 | 60%通勤集中在1.5小時內 | ★★★★☆ |
路口設計不良 | 太多紅綠燈且秒數不合理 | ★★★☆☆ |
臨停車輛多 | 公車、計程車、送貨車佔用車道 | ★★★★☆ |
另外,台北的交通號誌也是個大問題。你有沒有發現,常常在這個路口等到綠燈,開到下個路口又變紅燈?這種「紅綠燈不同步」的狀況,讓車流根本順不起來。特別是像市民大道這種長距離的主要道路,如果號誌能連鎖控制,其實可以大幅改善車流狀況。
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公車和臨停車輛。台北公車路線超級密集是好事,但很多站牌就設在慢車道上,公車一靠站後面全部卡住。再加上送貨的、臨停等人的,隨便一台車停下來,整條路就跟著塞住了。這種「蝴蝶效應」在尖峰時段特別明顯,常常一台公車靠站,後面就回堵好幾百公尺。
3. 遇到堵車怎麼辦?老司機教你應對技巧,這真的是每個開車族都會遇到的頭痛問題。尤其是上下班尖峰時間,高速公路變停車場的感覺真的讓人很阿雜。不過別擔心,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應對方法,讓你在塞車時也能保持好心情。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靜,千萬不要路怒症發作狂按喇叭。與其生氣不如打開音樂或Podcast來轉移注意力,我個人最愛聽一些輕鬆的談話性節目,時間過得特別快。另外記得把冷氣調到舒適溫度,長時間悶在車裡很容易煩躁。如果塞車時間預計會很長,可以趁機活動一下頸部和肩膀,避免久坐僵硬。
這裡整理幾個塞車時的小技巧給大家參考:
情境 | 應對方法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短時間塞車 | 保持車距、聽音樂放鬆 | 不要一直踩剎車 |
長時間塞車 | 活動筋骨、補充水分 | 記得關引擎省油 |
高速公路塞車 | 查看即時路況APP | 避免任意變換車道 |
市區道路塞車 | 尋找替代路線 | 注意單行道限制 |
另外要特別提醒大家,塞車時最忌諱的就是一直變換車道。很多駕駛以為換車道會比較快,但實際上反而容易造成追撞,而且研究顯示頻繁換道根本省不了幾分鐘。與其這樣不如乖乖待在原車道,保持安全距離才是上策。如果真的趕時間,建議提早出門或改用大眾運輸工具,畢竟台灣都會區的塞車狀況真的不是開玩笑的。
最後分享一個小秘訣,可以善用手機的導航APP查看即時路況。像Google Maps就會用不同顏色標示壅塞程度,紅色代表嚴重塞車,黃色是車多緩慢。如果發現前方路段全紅,不妨考慮提早下交流道改走平面道路,有時候反而比較快喔!
目錄 2. 為什麼台北上下班時間特別容易堵? 「堵的意思」其實在台灣生活中有很多種用法,最常見的就是指「塞住」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