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醜寅卯原來這樣用!台灣人必懂 | 十二地支解密:子醜寅卯超簡單 | 子醜寅卯時辰對照表,超實用

大家常聽到「子丑寅卯」這些詞,但你知道子丑寅卯意思到底是什麼嗎?其實這是中國傳統的十二地支,用來計時、計日,甚至跟生肖都有關係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些有趣的古老智慧,讓你知道這些字背後的含義跟用法。

先來看看十二地支對應的時間跟生肖,這樣比較好理解:

地支 時間範圍 對應生肖
23:00-01:00
01:00-03:00
03:00-05:00
05:00-07:00
07:00-09:00
09:00-11:00
11:00-13:00
13:00-15:00
15:00-17:00
17:00-19:00
19:00-21:00
21:00-23:00

這些地支不只是時間的代號,還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。像是老一輩的人常說「子時出生」或是「午時水」,就是用地支來表示時間。以前沒有時鐘的時候,古人就是靠觀察太陽位置跟地支來判斷時間的,真的很聰明對吧?

另外,這些地支也常常出現在農民曆上,像是「宜嫁娶」、「宜動土」這些吉時,都是用這些地支來標示的。如果你有看過農民曆,可能會發現某些時段特別適合做某些事情,這其實就是古人根據地支跟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推算出來的。像是「卯時」通常被認為是日出之時,充滿朝氣,所以很適合開始新的計劃。

說到讀音,有些人可能會搞混這些字的發音。其實很簡單,就跟我們平常說話一樣,像是「子」讀作「ㄗˇ」、「丑」讀作「ㄔㄡˇ」、「寅」讀作「ㄧㄣˊ」、「卯」讀作「ㄇㄠˇ」。記住這些讀音,下次看到農民曆或是聽老人家講古的時候,就不會一頭霧水啦!


子丑寅卯意思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子醜寅卯到底是什麼?台灣人一定要懂的地支小知識!每次聽到長輩說「今年是虎年」或是看農民曆上的「申時」、「酉時」,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卻又有點陌生?其實這些都是源自中國傳統的「地支」系統,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今天就來好好認識一下這個有趣的古老智慧吧!

地支總共有12個,分別是:子、醜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它們不僅用來紀年,還可以對應到一天中的12個時辰、12生肖,甚至跟五行也有關係。台灣很多傳統習俗都跟地支有關,像是看時辰嫁娶、開工動土,或是拜拜要選吉時,都少不了它。

地支 對應生肖 時辰範圍 現代時間
子時 23:00-01:00
醜時 01:00-03:00
寅時 03:00-05:00
卯時 05:00-07:00
辰時 07:00-09:00
巳時 09:00-11:00
午時 11:00-13:00
未時 13:00-15:00
申時 15:00-17:00
酉時 17:00-19:00
戌時 19:00-21:00
亥時 21:00-23:00

知道嗎?我們常說的「午時三刻」其實就是中午11點45分左右,古時候行刑都會選這個時間。而「子時」就是半夜11點到1點,所以熬夜超過子時就是「跨日」啦!這些地支時辰在台灣的傳統市場也很常見,像是早市叫做「卯時市」,因為天剛亮就開始擺攤了。下次看古裝劇或是聽長輩講話時,不妨多留意這些地支用詞,會發現它們其實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呢!

為什麼老一輩總愛用子醜寅卯來算時間?原來這麼實用!每次聽阿公阿嬤說「現在是申時」都覺得好神奇,其實這種十二時辰制比我們想的還方便。以前沒有手錶的年代,古人靠太陽位置和日常作息就能判斷時間,而且每個時辰都對應著不同的養生之道,難怪老人家到現在還是習慣這樣記時間。

十二時辰不只是單純的時間劃分,還跟中醫的經絡運行有關。像是「子時」晚上11點到凌晨1點,正好是膽經運行的時間,老人家常說「熬夜傷肝」就是這個道理。這種時間系統把養生觀念直接融入生活中,超適合注重健康的台灣人。


時辰 現代時間 對應經絡 養生建議
子時 23:00-01:00 膽經 要睡覺讓膽排毒
丑時 01:00-03:00 肝經 熟睡幫助肝臟修復
寅時 03:00-05:00 肺經 起床前最後的深層睡眠
卯時 05:00-07:00 大腸經 適合排便喝溫水

農民曆上那些「午時三刻」、「辰時動土」的說法,其實都是從十二時辰來的。以前人做工沒手錶,看太陽影子就知道現在該吃飯還是休息,連約時間都說「我們未時在廟口見」,簡單又直覺。現在雖然大家都用手機看時間,但這種老祖宗的智慧在農事、中醫和傳統節慶還是很常用到。

最有趣的是每個時辰都有對應的生肖,像子時是老鼠最活躍的時間,丑時是牛反芻的時候。這種把動物習性和時間結合的觀察,展現出古人對自然規律的細膩掌握。下次聽到長輩說「現在是酉時」,不妨問問他們這個時間該做什麼,會發現裡面藏著好多生活智慧呢!

子丑寅卯意思

子醜寅卯怎麼念?教你正確發音不再唸錯!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,但很多人其實都唸得不太標準,尤其是「醜」和「寅」特別容易搞混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正確的發音方式,還有一些小技巧幫助記憶,保證下次用到這些字時不會再出糗啦!

首先來看看這四個字的正確讀音和常見錯誤對比:

正確拼音 常見錯誤唸法 記憶小技巧
跟「紫」同音,想像紫色小孩
chǒu chòu 第三聲要上揚,像皺眉頭的表情
yín yíng 跟「銀」同音,想像銀色老虎
mǎo máo 像貓叫聲「喵」的轉音

這些字其實都是地支的一部分,台灣人最常用到的就是農曆年份和時辰的說法。像是「丑時」就是凌晨1-3點,「寅虎」是生肖虎的正式說法。記得小時候阿公常說「卯起來做」,那個「卯」就是這個字,意思是拼命做的意思,這樣聯想就更容易記住發音啦!

發音時要特別注意聲調的變化,台灣國語常常會把二聲和三聲搞混。建議可以多聽新聞報時辰的念法,或是用手機的語音輸入測試看看自己唸得標不標準。像「醜」字很多人會唸成第四聲,其實正確是第三聲,要像問問題那樣尾音稍微上揚才對。

大家常聽到「子丑寅卯」這些詞,但你知道子丑寅卯意思到底是什麼嗎?其實這是中國傳統的十二地支,用來計時、計日,甚…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