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梯間廁所改造5妙招 | 小空間救星!樓梯下廁所設計 | 超省空間的樓梯廁所規劃
by fengshuipbn
大家有沒有遇過那種藏在樓梯間廁所?就是那種轉角突然出現,常常被忽略但又超級實用的小空間。這種廁所雖然不起眼,但設計得好真的能解決很多急用時刻,特別是對男生來說,簡單俐落的風格最對味。
說到樓梯間廁所的設計,其實有不少小技巧可以讓空間既實用又有型。首先磁磚選擇很重要,深色系或石材紋路都很耐髒,搭配金屬配件整個質感就上來啦。再來是燈光,暖黃光會讓狹小空間感覺比較不壓迫,鏡子周圍加個LED燈條更是現在流行的做法。
這裡整理幾個樓梯間廁所必備元素給大家參考:
項目 | 推薦選擇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洗手台 | 壁掛式圓形款 | 要預留維修孔位置 |
鏡子 | 防霧圓鏡帶LED燈 | 直徑不要超過60公分 |
收納 | 層板+鐵藝籃子 | 避免突出物妨礙行走 |
馬桶 | 無水箱式 | 要確認水壓是否足夠 |
很多新建案現在都會在樓梯轉角規劃這種迷你廁所,特別是商辦大樓或複合式住宅。設計師朋友說他們最近很常接到這種案子,因為真的能提升空間使用效率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管路配置要特別注意,萬一漏水會很難處理,所以防水工程絕對不能省。
說到風格,工業風跟現代簡約風最適合這種小空間。裸露的管線漆成黑色反而變成特色,搭配水泥牆面和鍍鉻五金,整個就很有個性。如果預算夠的話,裝個智能馬桶蓋也很棒,冬天上廁所再也不怕冰屁股了。
其實這種樓梯間廁所最棒的地方就是方便性,客人來不用特地進到主臥浴室,打掃起來也輕鬆。很多男生都喜歡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專屬空間,放些雜誌或小擺飾,變成一個很有個人特色的小天地。
每次經過大樓的樓梯間廁所,總會被那股揮之不去的臭味薰到皺眉頭吧?樓梯間廁所為什麼總是特別臭?原來是這些原因造成的。其實這種狀況在台灣的老舊公寓特別常見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背後的原因,順便分享幾個改善的小撇步。
首先,樓梯間廁所通常都是整棟大樓管線的末端位置,這意味著所有樓層的廢水最後都會流經這裡。當管線設計不良或年久失修時,就容易產生異味。再加上通風不良,臭味自然就卡在樓梯間散不掉。很多老房子的排水管甚至還是早期的鑄鐵管,用久了內部鏽蝕嚴重,更容易堆積污垢發臭。
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使用頻率。樓梯間廁所往往不是住戶日常使用的主要廁所,導致馬桶水封乾涸,失去阻隔下水道臭氣的功能。有時候清潔人員也容易忽略這些較偏僻的廁所,讓污垢日積月累。
臭味來源 | 具體原因 | 改善方法 |
---|---|---|
管線末端 | 所有樓層廢水匯集處 | 定期沖水保持管線暢通 |
通風不良 | 缺少對外窗或排氣扇 | 加裝強制排氣設備 |
水封乾涸 | 使用頻率低導致 | 定期倒水保持水封 |
清潔疏忽 | 位置偏僻容易被忽略 | 加強清潔頻率 |
說到實際狀況,很多台灣老舊公寓的樓梯間廁所還保留著早期的設計,像是排水孔直接連接到糞管,而不是現代常見的存水彎設計。這種直通式的管線就像開了條高速公路讓臭味直衝上來。有些大樓為了省電,還會把排氣扇的電源關掉,這無疑是雪上加霜。
其實要改善這個問題不一定要大興土木,有些簡單的方法就能見效。像是養成定期沖水的習慣,保持馬桶水封;或者放些除臭劑、小蘇打粉在廁所角落;更講究的話可以加裝自動噴霧的芳香劑。如果是管線老舊的問題,建議找專業水電師傅評估是否要更換部分管線,雖然要花點錢,但長遠來看絕對值得。
如何改造老舊樓梯間廁所?5個實用裝修技巧
老舊樓梯間的廁所常常讓人頭痛,空間狹小、採光差、管線老舊,每次使用都像在探險。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,就能把這個尷尬角落變身成實用又美觀的空間。首先一定要先檢查水電管線,老房子最怕漏水漏電問題,建議找專業師傅全面檢修,該換的管線千萬別省,不然裝修完才發現問題會更麻煩。
第二個重點是空間規劃,樓梯間廁所通常很窄,建議採用懸掛式馬桶和洗手台,下方留空可以讓視覺上看起來更寬敞。鏡子也可以選用帶儲物功能的款式,一舉兩得。如果預算允許,把牆面改成磨砂玻璃隔間,既能保持隱私又能引進自然光,完全改變陰暗的壓迫感。
改造重點 | 具體做法 | 預算範圍 |
---|---|---|
管線更新 | 全面更換給排水管與電線 | NT$15,000-30,000 |
牆面處理 | 使用防潮塗料或磁磚 | NT$8,000-15,000 |
衛浴設備 | 選擇小尺寸或懸掛式 | NT$10,000-25,000 |
照明改善 | 安裝LED燈條或鏡前燈 | NT$3,000-8,000 |
收納規劃 | 利用垂直空間增加層架 | NT$2,000-6,000 |
採光問題是老廁所的通病,除了前面提到的玻璃隔間,也可以考慮在門上方開個透氣窗,或是安裝亮度足夠的LED燈具。記得選擇防水等級IP44以上的款式,潮濕環境才安全。磁磚選擇也有訣竅,淺色系能讓空間感放大,表面帶點紋理的防滑磚最實用,不用擔心老人家或小孩滑倒。
最後別忘了通風系統,老房子很多都沒有對外窗,強烈建議加裝抽風扇或暖風機,預算夠的話直接裝多功能浴室暖風機,除濕、換氣、暖房一次搞定。這些改造雖然要花點錢,但想到以後不用再忍受發霉的牆壁和異味,絕對值得投資!
最近社區群組又在熱烈討論一個老問題:「誰該負責清潔樓梯間廁所?社區管委會這樣説」。其實這個問題困擾很多住戶很久了,特別是那些剛搬來的新鄰居總是一頭霧水。根據我們社區管委會上個月的會議紀錄,清潔責任歸屬其實有明確規範,只是很多住戶可能沒仔細看過公告。
首先要知道,社區公共區域的清潔工作通常分為三種情況:專有部分、約定專用部分和共用部分。樓梯間的廁所屬於共用部分,照理說應該由管委會統一安排清潔。但實際執行上,很多社區會因為經費問題採取不同的做法。我們社區目前的清潔分工是這樣的:
區域類型 | 清潔頻率 | 負責單位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樓梯間廁所 | 每日1次 | 管委會聘請清潔工 | 含消毒及補充耗材 |
住戶專用廁所 | 自行負責 | 各住戶 | 需保持基本整潔 |
大廳公共廁所 | 每2小時 | 物業管理公司 | 24小時輪班清潔 |
管委會主委阿明哥特別強調,雖然有請專業清潔人員,但住戶的使用習慣也很重要。像是衛生紙亂丟、馬桶堵塞這些問題,其實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。上個月就發生過有住戶把吃剩的便當倒進馬桶,導致整層樓排水管堵塞,維修費用最後還是要從社區基金支出,等於是所有住戶一起買單。
有些住戶會抱怨清潔不夠徹底,但其實管委會每個月支付的清潔費已經很有限了。像我們這種20年的老社區,每月每戶只收500元清潔費,要維持整個社區的整潔本來就不容易。比較好的做法是大家互相體諒,看到廁所有小問題就順手處理一下,比如沖完水發現馬桶沒沖乾淨就再按一次,這樣清潔阿姨工作起來也會比較輕鬆。
最近管委會正在討論是否要調整清潔合約內容,考慮把樓梯間廁所的清潔頻率提高到每天兩次。不過這勢必要增加管理費,所以還在徵求住戶意見。如果你有什麼想法,記得在月底前到管理室填寫意見表,畢竟社區是大家的,每個人的聲音都很重要。
目錄 如何改造老舊樓梯間廁所?5個實用裝修技巧 大家有沒有遇過那種藏在樓梯間廁所?就是那種轉角突然出現,常常被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