樹木畫法超簡單!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| 療癒系樹木繪畫5步驟大公開 | 用鉛筆畫出超逼真樹木技巧
by fengshuipbn

最近在整理房間時翻到小時候畫的樹木圖畫,那些歪歪扭扭的線條讓我想起台灣人對樹木的特殊情感。說真的,台灣人從小就愛畫樹,不管是美術課還是隨手塗鴉,總會出現幾棵帶著圓形樹冠的卡通樹,這種共同記憶特別有趣。
說到畫樹的技巧,其實有很多小撇步可以讓你的樹木圖畫更生動。首先要注意樹幹的質感,可以用鉛筆側鋒輕輕掃出粗糙的紋路;樹葉部分則建議用點畫法,深淺交錯才不會太死板。記得小學老師教過我們,畫樹要”下粗上細”,這個原則到現在還是很受用。
樹種 | 適合畫法 | 常見錯誤 |
---|---|---|
榕樹 | 強調氣根與茂密樹冠 | 氣根畫得太整齊 |
櫻花 | 淡粉色點綴枝頭 | 花朵分布太均勻 |
檳榔 | 細長筆直的樹幹 | 樹葉畫得太蓬鬆 |
樟樹 | 表現厚重樹皮紋理 | 樹冠形狀太對稱 |
畫樹最迷人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筆下的樹都不同。我發現北部人常畫雨傘狀的樹冠,可能是受到陽明山硫磺氣候影響的樹形;中南部朋友則偏好畫椰子樹或芒果樹,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風景。有次看小朋友畫玉山圓柏,雖然比例不對,但那種扭曲頑強的生命力反而比教科書上的插圖更傳神。
現在很多人會用手繪板畫樹,但我還是偏愛用傳統水彩暈染的效果。特別是畫台灣欒樹,那種由綠轉紅再變褐的季節變化,用數位繪圖反而很難表現出顏料自然交融的質感。記得有次在淡水寫生,攤開水彩本畫紅樹林,旁邊的阿伯還熱心指點我該怎麼表現招潮蟹棲息的泥灘地呢!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「樹木圖畫入門:初學者該從哪種樹開始畫?」,其實畫樹真嘅冇想像中咁難,關鍵係要揀對入門品種。台灣隨處可見嘅榕樹就係最好嘅選擇,佢嘅樹冠形狀飽滿、枝幹粗細分明,而且葉片大又密,畫出嚟效果特別明顯。初學者可以先從簡單嘅輪廓開始,唔使一開始就追求細節,慢慢掌握樹木嘅整體比例同姿態最緊要。
畫樹最常見嘅問題就係枝葉太雜亂,建議先用鉛筆輕輕勾勒主幹同主要分枝,記住樹枝係愈往上愈幼細嘅自然規律。等骨架打好之後,再好似拼圖咁一塊塊加上葉群,咁樣畫面會更有層次感。特別提醒大家,台灣常見嘅黑板樹同木棉樹都係練習枝幹結構嘅好素材,因為佢哋嘅分枝方式好有規律性。
樹種 | 適合練習重點 | 難度等級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榕樹 | 樹冠造型、葉片分佈 | ★★☆☆☆ | 公園常見,觀察方便 |
黑板樹 | 枝幹走向、透視感 | ★★★☆☆ | 枝條筆直,結構清晰 |
木棉樹 | 樹幹質感、花朵點綴 | ★★★★☆ | 春季開花時特別適合寫生 |
相思樹 | 細枝末節、線條美感 | ★★★★★ | 適合進階者挑戰 |
如果想畫出台灣特色,不妨試吓檳榔樹或者椰子樹,雖然佢哋嘅形態比較特殊,但勝在特徵明顯。記得畫高大樹木時要掌握「下粗上細」嘅原則,樹幹底部可以加啲裂紋同疙瘩增加真實感。初學階段最忌貪心,與其一次畫成棵茂密嘅大樹,不如先專注練習單一元素,比如點樣用簡單線條表現風中搖曳嘅樹葉,或者點樣用陰影塑造樹幹嘅立體感。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為什麼畫樹能讓人心情變好?療癒效果大公開」,其實這背後有好多有趣的心理學和科學原理。畫樹不單單是藝術創作,更像是一種心靈SPA,讓忙碌的都市人可以暫時放慢腳步,專注在當下的美好。樹木那種自然生長的線條,會讓人不知不覺進入一種「心流狀態」,煩惱好像跟著筆觸一起被釋放掉了。
研究發現,畫樹時我們的大腦會產生這些變化:
大腦區域 | 活化程度 | 產生的效果 |
---|---|---|
前額葉皮質 | ↑↑↑ | 提升專注力,減少焦慮 |
邊緣系統 | ↑↑ | 情緒平穩,幸福感增加 |
運動皮質 | ↑ | 手部動作帶來放鬆感 |
畫樹最棒的地方在於它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技巧,就算你是完全沒學過畫畫的素人,隨手畫幾筆也能感受到那種療癒效果。樹幹的紋理、枝葉的分布,這些自然元素本身就充滿生命力,畫的時候會讓人聯想到小時候在公園玩耍的快樂時光,或是某次難忘的登山經驗。而且樹木的成長過程象徵著希望,這種正向的隱喻也會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心情。
台灣的樹種特別豐富,從榕樹到樟樹,每種樹都有自己獨特的姿態。很多藝術治療師都建議,可以試著觀察住家附近的樹木,先靜靜欣賞它的樣貌,再動手畫下來。這個過程就像在跟大自然對話,不知不覺就會忘記手機裡的未讀訊息和待辦事項。有些人喜歡用鉛筆細細描繪樹皮的紋路,也有人偏愛用水彩暈染出葉片的層次,不管哪種方式,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。
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「台灣常見樹種繪圖技巧:榕樹、樟樹這樣畫」,這兩種樹在台灣街頭巷尾超常見,但要把它們畫得生動卻不容易。我自己畫了好幾年,發現掌握幾個特徵就能輕鬆畫出神韻,不用太糾結細節,重點是抓住樹的靈魂啦!
先來說說榕樹,它的氣根和傘狀樹冠是最大特色。畫的時候可以先用鉛筆輕輕勾勒出傘形輪廓,記得邊緣不要太整齊,要有些自然的凹凸。氣根部分不用每根都畫,挑幾根主要的表現就好,從樹幹往下垂的線條要帶點弧度才自然。葉子可以簡單用橢圓形組合,重點是表現出茂密的感覺。
樟樹的畫法又不太一樣,它的樹幹比較筆直,樹皮有縱向裂紋。畫樹幹時可以用不規則的波浪線表現紋理,記得在轉折處加深陰影。樟樹的葉子是互生的,畫的時候要注意排列方式,可以用小橢圓形組合,葉緣稍微有點波浪狀更逼真。
樹種 | 樹幹特徵 | 樹葉畫法 | 小技巧 |
---|---|---|---|
榕樹 | 多氣根、粗糙 | 橢圓形組合、邊緣不規則 | 重點表現氣根垂墜感 |
樟樹 | 筆直、縱向裂紋 | 互生、葉緣波浪 | 樹皮紋理要畫出深淺變化 |
畫樹的時候別急著一次到位,可以先用鉛筆打草稿,確定比例沒問題後再上墨線。我習慣先畫樹幹再添加枝葉,這樣比較好掌握整體結構。如果是畫街景中的樹,記得要配合透視原理,遠的樹可以畫得簡略些,近的就要多些細節。光線方向也要一致,陰影位置要統一才不會看起來怪怪的。
觀察實物真的很重要,建議大家多去公園寫生。我常帶著速寫本去大安森林公園,那邊榕樹和樟樹都很多,可以近距離觀察它們的生長姿態。有時候同一個角度,早上和傍晚的光影效果完全不同,畫出來的感覺也差很多呢!
最近在整理房間時翻到小時候畫的樹木圖畫,那些歪歪扭扭的線條讓我想起台灣人對樹木的特殊情感。說真的,台灣人從小就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