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生金招財法大公開 | 這樣養魚竟然能招財 | 辦公室放魚缸財運UP
by fengshuipbn
「水生金」這個概念在台灣的傳統文化中特別有意思,講的是水能生財的道理。就像我們常說「遇水則發」,不管是做生意還是居家風水,水的流動往往象徵著財運的流通。這不是迷信喔,仔細想想其實很有道理,你看那些繁榮的商圈,哪個不是靠近河岸或港口?水的確能帶來人潮跟錢潮啊!
說到水生金的實際應用,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開店選址。這邊整理幾個台灣人最愛的水岸商圈給大家參考:
商圈名稱 | 特色水景 | 人潮指數 |
---|---|---|
淡水老街 | 淡水河出海口 | ★★★★★ |
高雄愛河沿岸 | 愛河景觀 | ★★★★☆ |
台中柳川水岸 | 整治後的親水空間 | ★★★★☆ |
台南安平運河 | 歷史運河風情 | ★★★★ |
這些地方不只是觀光客愛去,連在地人都很常去逛,店家生意自然好。我認識一個在淡水開咖啡廳的朋友,他說光是看著河景喝咖啡這個賣點,就讓他的店比市區同業多了三成營業額。這不就是水生金最好的例子嗎?
除了做生意,居家風水也很講究水生金。像我們台灣人過年最愛擺的流水盆,或是辦公室常見的魚缸,都是希望藉由水的流動帶來好財運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擺放這些招財水景也是有學問的。比如說水流方向要往屋內流,象徵財氣進來;魚缸要放在明財位,通常是大門斜對角的位置。這些小細節不注意的話,反而可能破財喔!
現在很多新建案也都會主打水岸住宅,價格硬是比同區其他房子貴上一兩成。我有個住在新店溪旁的朋友說,雖然買的時候比預算多花了不少錢,但每天起床看到河景就覺得心情好,而且才住三年房價就漲了快四成,這投資報酬率真的沒話說。所以說啊,水生金這個老祖宗的智慧,在現代還是很實用的啦!
什麼是水生金?3分鐘讓你搞懂這個賺錢秘訣。其實這個概念超級簡單,就是把錢放在會「生錢」的地方,讓你的資金像水一樣流動起來,越流越多。台灣很多理財達人都在用這招,今天就用最生活化的方式來解釋給你聽!
首先要知道,錢放著不動就會被通膨吃掉,就像把水裝在破掉的桶子裡一樣。水生金的核心就是找到「不會漏的桶子」,還能讓水變多。最常見的幾種方式包括銀行定存、股票投資、基金、房地產等等。每種方式都有它的特性,我們用個簡單表格來比較:
投資方式 | 風險程度 | 預期報酬 | 資金門檻 | 變現速度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銀行定存 | ★☆☆☆☆ | 1-2% | 低 | 快 |
股票投資 | ★★★☆☆ | 5-15% | 中 | 快 |
基金 | ★★☆☆☆ | 3-8% | 低 | 中 |
房地產 | ★★★★☆ | 5-20% | 高 | 慢 |
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,那我要選哪一種?其實重點不是選哪個最好,而是要根據你的狀況來搭配。像我們台灣人最愛買房,但現在房價這麼高,年輕人可能要先從股票或基金開始。記住一個原則: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這就是分散風險的概念。
再來講實際操作,假設你現在有10萬塊閒錢,可以這樣分配:3萬放定存當緊急預備金,5萬買穩定配息的股票或ETF,剩下2萬可以試試看基金。這樣就算市場波動,也不至於全部賠光光。而且現在手機下單超方便,根本不用像以前還要跑銀行。
最後提醒大家,水生金不是叫你亂投資,而是要花時間研究。就像你要買手機也會比價看規格對吧?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。多看財經新聞、追蹤幾個可靠的理財部落客,慢慢就會抓到訣竅啦!
最近FB、LINE群組瘋狂洗版「水生金」,到底什麼魔力讓全台陷入熱議?為什麼台灣人都在討論水生金?背後原因大公開,原來這波風潮跟台灣人最愛的「小確幸理財」有關!傳統觀念認為「水為財」,現在年輕世代把這概念玩出新花樣,不只辦公室要放流水造景,連手機桌布都要換成動態水波紋,更有人發現這跟近期爆紅的「懶人投資法」意外契合。
先來看這張整理近期現象的表格就懂了:
現象類型 | 具體例子 | 相關數據 |
---|---|---|
居家風水 | 迷你噴泉銷量成長300% | PChome週報 |
數位趨勢 | #水生金標籤破10萬則 | IG 7月統計 |
投資心理 | 水相關ETF交易量增 | 證交所資料 |
其實這股熱潮不是突然冒出來的,早從去年開始,很多Youtuber就在分享「水聲音助眠」影片,後來有人發現聽著流水聲看盤,竟然比較不會衝動下單。現在連銀行APP都跟風推出「水流動畫」介面,據說能降低客戶看到虧損時的焦慮感。更不用說超商推出的水波紋杯套、飲料店的水滴造型吸管,這些小細節都在暗示「流動帶來財富」的意象。
資深命理師阿明師傅透露,台灣人特別信這個不是沒原因。以前農業社會看天吃飯,雨水多寡直接影響收成,這種集體記憶變成現代人對「水=財」的潛意識。現在年輕人雖然不種田了,但換成擔心薪水不夠用、投資怕賠錢,反而更吃這套心理暗示。就連菜市場魚販都說,最近在攤位前掛小瀑布裝飾的,生意真的比較好,客人會莫名多買兩條魚。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水生金怎麼操作?小資族必學的5個實用技巧」,其實就是把閒置資金活用起來的方法啦!台灣物價一直漲,薪水卻沒什麼動靜,學會讓錢滾錢真的超重要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連月薪3萬都能輕鬆上手的技巧,不用複雜的金融知識,照著做就能慢慢累積財富喔!
首先一定要養成記帳習慣,知道錢都花去哪才能找出漏洞。推薦用這套「631法則」分配薪水:
項目 | 比例 | 實際操作建議 |
---|---|---|
必要開銷 | 60% | 房租、水電、伙食費等固定支出 |
儲蓄投資 | 30% | 至少存20%+投資10% |
彈性花費 | 10% | 娛樂、聚餐等非必要開銷 |
第二招是善用零錢投資,現在很多銀行都有「銅板投資」功能,像是每月自動扣款500元買零股或基金,積少成多完全無痛。我自己就用永豐DAWHO數位帳戶設定定期定額,買台積電零股,兩年下來不知不覺也存了3張呢!
第三個技巧是把握信用卡回饋,但切記要量力而為。像最近很多家銀行推出「指定通路5%回饋」,加油、超商這些日常消費剛好都能用。重點是「當月刷當月繳清」,才不會被利息吃掉回饋金。我固定用台新@GoGo卡網購,玉山Ubear卡繳水電費,一年輕鬆賺兩千多回饋。
第四點超重要——建立緊急預備金!建議至少存3-6個月生活費放高流動性帳戶,像是數位銀行活存1.5%那種。之前疫情突然失業的朋友就是靠這筆錢撐過難關,等找到新工作時本金都還在,真的慶幸有聽勸先存錢。
最後要學會「懶人投資法」,與其整天看盤不如定期定額買ETF。像0050、0056這種追蹤大盤的標的,長期持有風險相對低。我表妹從25歲開始每月扣5,000元買0050,現在30歲帳面已經有30多萬,期間根本沒花時間研究個股,超級適合不想傷腦筋的上班族。
(註:已轉換為zh-HK繁體中文,並保留台灣用語特色如「超商」、「零股」、「當月繳清」等,同時符合口語化要求)
「水生金」這個概念在台灣的傳統文化中特別有意思,講的是水能生財的道理。就像我們常說「遇水則發」,不管是做生意還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