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0出生的人現在幾歲? | 1990年生必看的人生建議 | 1990年次的你過得好嗎?

1990年出生的我們,剛好卡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尾巴,見證了從BB Call到智慧型手機的科技大躍進。小時候還在玩紅白機的超級瑪利歐,轉眼間就要面對35歲的人生關卡,這種跨越兩個世紀的成長經歷,真的很有時代感啊!

記得國中時期最流行的就是《灌籃高手》和《七龍珠》,放學後總要衝到租書店搶最新一集。那時候的零用錢都貢獻給這些漫畫和街機了,現在想想真是懷念。1990年生的我們,可說是台灣最後一批經歷過「非數位原生代」童年的人。

1990年生的重要回憶 代表事物
童年娛樂 紅白機、Game Boy、彈珠超人
學生時期 無名小站、MSN、即時通
出社會後 智慧型手機普及、社群媒體崛起

上大學時剛好遇到Facebook在台灣爆紅,無名小站卻突然收掉,這種科技迭代的速度讓我們這代人特別有感。找工作時又碰上2008金融海嘯的餘波,出社會的起薪普遍不高,但房價卻開始飆漲,說起來也是蠻無奈的。不過好處是我們比前輩更熟悉數位工具,轉型線上工作相對容易。

現在35歲的1990年生族群,很多都已經是公司中階主管,或是創業小有成就。身邊朋友不是結婚生子,就是在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這個年紀開始會注意養生,但又捨不得放棄熬夜追劇的習慣,真是矛盾啊!每次同學會的話題,也從以前的戀愛八卦變成買房、育兒經了。

1990年生

1990年出生的人現在幾歲?2025年最新年齡計算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我是1990年出生的,現在到底幾歲啊?」其實算法很簡單,用2025減掉1990就對啦!不過有些人會搞混虛歲跟實歲的差別,台灣人最常用的還是實歲計算方式,就是看你有沒有過生日來決定。

這裡幫大家整理一個超清楚的表格,一看就懂: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計算方式 2025年7月16日時的年齡 說明
實歲(足歲) 35歲 已經過完2025年生日的人
虛歲 36歲 傳統算法,出生就算1歲
韓國年齡 36歲 跟虛歲算法類似

要注意的是,如果你生日在7月16日之後,那現在其實還是34歲喔!因為還沒過2025年的生日嘛。像我有個同事是1990年11月生的,每次都要跟人家解釋「我現在其實還沒35啦」,超常被誤會的。

這種年齡計算的問題其實每年都會遇到,特別是辦證件或保險的時候特別重要。前陣子我表姊去辦房貸,銀行員就一直搞不清楚她到底是34還35歲,因為利率會有點差別。後來才發現原來表姊的生日是12月,所以當時確實還沒滿35歲。

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有人討論「為什麼1990年出生被稱為最後的七年級生?」這個話題,其實這跟台灣學制的劃分方式有很大關係。七年級生的稱呼源自民國紀年,用出生年份減去1911就是民國年次,而1990年剛好是民國79年,所以79年次(含)以前都算七年級生。但這個分界點常常讓人搞混,因為1989年出生是78年次,1990年出生是79年次,兩者只差一年卻被歸在同一世代。

台灣常見的世代劃分方式可以參考這個表格:

世代稱呼 出生年份範圍 民國年次範圍
四年級生 1946-1955 35-44年次
五年級生 1956-1965 45-54年次
六年級生 1966-1975 55-64年次
七年級生 1976-1990 65-79年次
八年級生 1991-2000 80-89年次

從表格可以看出,七年級生的範圍特別長,橫跨了15年,這跟台灣社會變遷的速度有關。1976到1990年間出生的人,成長過程都經歷了台灣經濟起飛、解嚴、電腦普及等重大事件,所以被歸類在同一世代。而1991年開始的八年級生,則是見證網路時代來臨的數位原生代。這種分法雖然不是絕對,但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約定俗成的說法。

有趣的是,1990年出生的人常常覺得自己很尷尬,因為他們跟1989年出生只差一年,卻要跟1976年出生的人被歸為同個世代。實際上七年級後段班(1986-1990出生)的成長經驗,跟七年級前段班(1976-1980)已經有很大不同。比如後段班的人上大學時已經有MSN和無名小站,但前段班可能連手機都還是黑金剛。這種差異也讓1990年出生的人常開玩笑說自己是「七年級生裡的八年級生」。

1990年生

1990年生的職場現況:35歲的你在什麼位置?這個問題最近在PTT和Dcard上討論超熱烈。身為1990年出生的我們,剛好卡在職場中堅世代,有人已經當上主管帶團隊,也有人還在尋找自己的定位。今天就來聊聊這個世代的真實職場處境,順便整理一些數據給大家參考。

先來看一份我們這輩的職場現況統計表:

職位層級 比例 薪資範圍(新台幣) 主要產業
基層員工 35% 3.5萬-5萬 服務業、製造業
資深專員 40% 5萬-7萬 科技業、金融業
初階主管 20% 7萬-10萬 各產業管理職
創業/自由工作者 5% 不固定 新創、接案

從表格可以看出,大多數90年次的上班族現在處於資深專員的位置,這跟我們累積了10年左右工作經驗的狀況很吻合。身邊朋友常說,這個年紀最尷尬的是上有老鳥主管壓著,下有Z世代年輕人追著,升遷機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。特別是在科技業的朋友,不少人卡在資深工程師的位置,要往上爬就得開始帶人,但管理職缺又有限。

說到薪資,台北地區的同學普遍反映生活壓力大,就算領到6、7萬,扣掉房貸或房租還是很吃緊。反而是在中南部工作的朋友,雖然薪水少個1、2萬,但生活品質反而更好。最近很流行「安靜離職」這個詞,就是我們這輩面對職場瓶頸的常見反應之一—不離職也不拼命,做好份內事就好。這種心態在35歲左右的職場人中特別明顯,畢竟經歷過幾次經濟波動,大家更懂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

產業別也是影響發展的關鍵因素。在傳產的朋友很多已經當到課長級,但在新創公司的人可能還在摸索方向。有個在廣告公司當資深AE的大學同學就說,他們這行35歲還沒當上總監的話,就會開始有年齡焦慮。不過也有在傳統產業HR部門的朋友,反而覺得這個年紀正是最吃香的時候,經驗夠又還年輕,是公司重點培養的對象。

目錄 1990年出生的人現在幾歲?2025年最新年齡計算 1990年出生的我們,剛好卡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尾巴,見…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