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房屋高度標準大公開 | 你家天花板多高?常見屋高解析 | 買房必看!房屋高度怎麼量
by fengshuipbn
一般房屋高度知多少?台灣常見住宅規格大解析
說到一般房屋高度,其實在台灣會因為建築類型、年代不同而有蠻大差異的。老一輩常說「樓底要高才不會壓迫」,現在新建案也越來越注重這點,畢竟住得舒服真的很重要啊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台灣常見的房屋高度,還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小知識。
先來看個簡單的表格,整理台灣不同類型房屋的常見高度範圍:
房屋類型 | 常見樓層高度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公寓(5樓以下) | 2.8-3.1米 | 1970-1990年代常見規格 |
電梯大樓 | 3.0-3.5米 | 新建案普遍在3.2米以上 |
透天厝 | 3.2-4.0米 | 一樓常做挑高設計 |
老舊平房 | 2.4-2.7米 | 早期日式建築常見較低矮 |
台灣的建築法規其實沒有硬性規定住宅高度,但通常會建議「室內淨高」至少要有2.1米以上。不過現在大家生活品質要求高了,新建案很少看到低於3米的,有些豪宅甚至做到3.6米以上,那種空間感真的差很多!像我家去年買的預售屋,建商就特別強調他們是「標準3米2」,比周邊其他建案都高,實際住進來真的感覺比較不會有壓迫感。
要注意的是,房屋高度會直接影響裝潢成本喔!天花板越高,冷氣要裝的噸數可能就要加大,燈具安裝也會比較麻煩。我朋友買了間挑高4米的透天,光是裝吊燈就多花了好幾萬,因為要特別訂製加長的吊線。另外像窗簾、收納系統櫃這些,高度不同價格也會有差,建議大家在看屋時就要把這些隱形成本考慮進去。
說到這個,前陣子陪家人看中古屋就遇到一個狀況:那間公寓標高2.8米,但實際量發現只有2.65米,原來是前屋主做了很厚的天花板裝潢。這種情況在老公寓還蠻常見的,建議帶個捲尺親自量比較準,畢竟高度差個十幾公分,住起來的感覺就差很多了!
台灣一般房屋高度標準是多少?買房前必知
最近有朋友在看房,突然問我:「台灣一般房屋高度標準是多少?買房前必知這些細節才不會吃虧啊!」其實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,畢竟天花板高度會直接影響居住舒適度。台灣常見的住宅樓高標準通常在2.8米到3.2米之間,不過實際情況會因為建案類型、建築年代而有所不同。
先說說最普遍的電梯大樓,現在新建案的主流高度大概是3米左右,這個高度算是比較舒適的,裝潢時做個簡單的天花板造型也不會覺得壓迫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有些建商會把「樓高」和「淨高」混為一談,真正影響你生活的是扣除樓板厚度後的淨高度,通常會比樓高低個15-20公分左右。
房屋類型 | 常見高度範圍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新建電梯大樓 | 3.0-3.2米 | 含公設的標準樓高 |
中古公寓 | 2.8-3.0米 | 1970-1990年代常見高度 |
老舊透天厝 | 2.6-2.8米 | 可能會有壓迫感 |
豪宅產品 | 3.2米以上 | 部分會做到3.6米 |
如果是比較老舊的公寓,高度可能只有2.8米左右,這種房子在裝潢時就要特別注意,盡量不要做太複雜的天花板設計,不然住久了真的會覺得有點悶。我自己就住過一間高度只有2.7米的老公寓,夏天開冷氣的時候特別明顯,感覺空氣流通沒那麼好。
現在有些建商會主打「挑高設計」,這種通常是指高度在3.2米以上的產品,住起來確實比較舒服,不過價格也會相對高一些。如果是預售屋,記得要確認合約上寫的是「樓高」還是「室內淨高」,這個差別很大。另外也要注意樑柱的位置,有時候高度數字看起來OK,但遇到大樑壓頂的地方,實際可用高度就會大打折扣。
為什麼台灣房屋高度都差不多?建築法規解析
走在台灣街頭,你有沒有發現大多數房子高度都差不多?這其實跟台灣嚴格的建築法規有關啦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背後的原因,還有這些規定是怎麼影響我們的城市景觀的。
首先,台灣各縣市都有「建築高度限制」,這是最主要的原因。以北市為例,住宅區通常限高36公尺(約12層樓),商業區可能到56公尺。這些規定是為了避免建築物過高影響日照、通風,還有維持城市天際線的美觀。另外也要考慮到飛航安全,特別是靠近機場的地區,像是桃園就有更嚴格的高度管制。
除了高度限制,台灣建築法規還有很多細節規定會影響房屋外觀:
法規項目 | 內容說明 |
---|---|
容積率 | 規定建築總樓地板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例,直接影響能蓋多高 |
建蔽率 | 限制建築投影面積佔基地的比例,讓房子不能蓋太滿 |
退縮建築 | 要求建築物要從道路邊線後退,影響建築實際可使用空間 |
日照權 | 確保周圍建築不會完全擋住陽光,間接限制高度 |
這些規定雖然讓台灣房子看起來都差不多高,但其實是有好處的。像是避免某些建商蓋超高樓擋住其他人的陽光,也讓城市發展比較均衡。不過最近有些地方開始放寬限制,像台北市信義區就有比較高的商辦大樓,但住宅區還是維持原本的規範。
另外要特別說的是,台灣地震多也是影響建築高度的原因之一。法規對高樓的耐震要求特別嚴格,這讓建商要蓋更高樓層的成本增加很多。所以除非是精華地段,不然大家寧願蓋符合一般高度限制的房子比較划算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除了少數商業區,台灣大部分住宅都維持在差不多的高度。
如何測量你家天花板高度?簡單DIY教學
想要自己量天花板高度其實超簡單,不用請師傅來也能搞定!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超實用的DIY測量方法,工具都是家裡隨手可得的,完全不用花大錢買專業設備。不管是想裝吊扇、換燈具,還是單純好奇家裡挑高多少,這篇絕對能幫到你。
首先最推薦的方法就是用捲尺搭配長桿,這招準確度最高。準備一支5公尺以上的鋼捲尺,再找根掃把或晾衣桿之類的長棍子。把捲尺頂端固定在長桿頂端,慢慢將長桿直立抵住天花板,這時候看捲尺顯示的數字就是天花板高度啦!記得要站在穩固的椅子上操作,安全第一喔。
如果家裡沒有長桿,也可以用這個替代方案:
工具組合 | 測量步驟 |
---|---|
捲尺+重物 | 把鑰匙圈等小重物綁在捲尺末端,讓它自然垂直到地面,讀取總長度減去重物高度 |
雷射測距儀 | 對準天花板按下測量鍵,3秒內就能得到精準數字(但這要另外購買) |
手機APP | 下載測距APP,但準確度較差,建議多量幾次取平均值 |
另外要提醒大家,測量的時候記得把鞋子脫掉,這樣數字才會準。因為穿鞋量會多出2-3公分誤差,尤其是厚底鞋影響更大。還有就是最好選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時候測量,才不會看錯刻度。如果天花板有裝潢或線板,要特別註明是量到哪裡的高度,這樣之後要施工才不會出錯。
目錄 一般房屋高度知多少?台灣常見住宅規格大解析 台灣一般房屋高度標準是多少?買房前必知 為什麼台灣房屋高度都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