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月臘月傻傻分不清?一篇搞懂 | 農曆11月為什麼叫冬月? | 臘月來臨!這些習俗你知道嗎
by fengshuipbn
冬月臘月這兩個詞聽起來就很有歲末的氛圍,其實就是農曆十一月和十二月的別稱。台灣雖然冬天不會下雪,但這兩個月份總能感受到濃濃的年節氣息,從冬至吃湯圓到準備過年的各種習俗,都是屬於這個季節的獨特記憶。
說到冬月臘月的習俗,台灣人最熟悉的就是冬至了。老人家常說「冬至大如年」,這天除了要吃湯圓求團圓,有些家庭還會準備雞酒來進補。而臘月就更忙了,從送神、清囤到辦年貨,每個週末都有做不完的準備工作。記得小時候最期待跟著媽媽去迪化街採買年貨,整條街都是乾貨的香氣和人聲鼎沸的熱鬧。
月份 | 別稱 | 重要節氣 | 傳統習俗 |
---|---|---|---|
農曆十一月 | 冬月、辜月 | 大雪、冬至 | 吃湯圓、進補 |
農曆十二月 | 臘月、除月 | 小寒、大寒 | 送神、大掃除、辦年貨 |
這兩個月份的天氣變化也很有意思。冬月時節還常常有暖呼呼的「小陽春」,但一到臘月就真的能感受到寒流來襲的威力。特別是過年前那陣子,寒流加上下雨,濕冷的天氣讓人都懶得出門,只想窩在家裡喝熱茶。不過這種天氣反而更適合做臘味,很多人家都會自己曬香腸、臘肉,陽台上掛滿紅通通的肉品,看起來就很有年味。
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太清楚這些月份別稱的由來,其實「冬月」就是冬天最中間的月份,而「臘月」的「臘」字原本是指古代歲末祭祀的意思。雖然時代在變,但這些傳統稱呼還是保留了下來,成為我們文化的一部分。每次聽到長輩說「冬月到了要記得添衣服」、「臘月要開始大掃除了」,就覺得特別親切。
大家有冇諗過為什麼農曆11月要叫冬月?原來跟節氣有關?其實呢個稱呼同古人嘅生活智慧好有關係㗎!農曆十一月正係冬天正式報到嘅時候,天氣開始凍冰冰,所以叫「冬月」真係好貼切。古人冇溫度計,全靠觀察自然變化同節氣來判斷季節,而冬月就係二十四節氣中「大雪」同「冬至」所在嘅月份,完全體現咗冬季嘅特徵。
講到節氣同月份嘅對應關係,可以睇吓下面呢個表格:
農曆月份 | 別稱 | 對應節氣(約略) |
---|---|---|
十一月 | 冬月 | 大雪、冬至 |
十二月 | 臘月 | 小寒、大寒 |
正月 | 端月 | 立春、雨水 |
古人真係好犀利,佢哋發現農曆十一月嘅時候,太陽直射點已經移到南回歸線附近,北半球嘅日照時間變得好短,天氣自然就越來越凍。特別係「冬至」呢個節氣,係一年中夜晚最長、日頭最短嘅一日,之後先慢慢開始回暖。所以冬月唔單止係名稱上嘅冬天,實際上氣候都真係進入咗全年最凍嘅時段。
另外有趣嘅係,冬月嘅叫法仲反映咗古人嘅生活節奏。呢個時候農作物已經收成完畢,大家開始為過冬做準備,要儲存糧食、縫製冬衣。以前嘅人會話「冬藏」,就係指呢段時間要好好保存物資,等捱過寒冷嘅冬天。所以冬月呢個名,除咗講天氣,仲包含咗古人嘅生活智慧同對季節變化嘅觀察㗎!
臘月到底是幾月?台灣人過年必知的冷知識
每次聽到長輩說「臘月要到了」,你是不是也偷偷打開手機確認農曆?其實臘月就是農曆十二月啦!這個稱呼從古代流傳下來,因為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忙著醃製臘肉準備過年,所以才叫「臘月」。台灣人常說的「臘八粥」也是這個時節的傳統美食,在農曆十二月初八這天吃,據說能保佑來年平安順遂。
說到過年習俗,台灣從臘月開始就超忙的!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重要日子:
農曆日期 | 習俗活動 | 台灣特色 |
---|---|---|
十二月初八 | 喝臘八粥 | 有些廟宇會免費發放 |
十二月十六 | 尾牙 | 公司聚餐、抽獎旺季 |
十二月廿四 | 送神 | 用甜湯圓黏住灶神的嘴 |
十二月廿九/三十 | 圍爐 | 火鍋必備長年菜和魚 |
特別提醒大家,臘月最讓人期待的就是「尾牙」啦!這時候台灣街頭到處都是聚餐人潮,餐廳不提早訂根本吃不到。而且老闆們為了慰勞員工,通常會準備超級豐盛的菜色,運氣好還能抽到大獎。記得我去年參加尾牙時,同事抽到最新款手機,整個部門都嗨翻了!
另外送神日這天,老一輩會特別準備甜食祭拜,說是讓灶神回天庭時多說好話。現在雖然很多人住公寓沒灶了,但這個習俗還是保留下來,變成台灣特有的年節風景。我家阿嬤到現在都堅持要煮湯圓,說這樣明年才會「甜甜過日子」。
冬月臘月差在哪?一次搞懂農曆月份別稱,這個問題其實困擾很多人呢!農曆月份的別稱真的超有意思,每個月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,而且這些稱呼跟節氣、習俗都息息相關。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清楚,特別是冬天這兩個容易搞混的月份,看完保證你變身農曆小達人~
先來說說大家最常搞混的「冬月」和「臘月」吧!冬月其實就是農曆十一月,這時候天氣開始真正變冷,所以叫「冬月」超貼切。而臘月是農曆十二月,之所以叫「臘月」,是因為古人在這個月要準備「臘祭」,用獵物來祭祀祖先和神明,慢慢就變成這個月的代稱啦!
農曆每個月其實都有好幾個別稱,而且都跟當月的特色有關。像正月又叫「端月」,因為是一年的開端;四月叫「槐月」,因為槐樹這時候開花;七月叫「巧月」,跟七夕乞巧習俗有關。這些名字是不是都很有畫面感呢?
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對照表,一看就懂:
農曆月份 | 常見別稱 | 名稱由來 |
---|---|---|
正月 | 端月、元月 | 一年之始 |
二月 | 杏月、花月 | 杏花開時 |
三月 | 桃月、蠶月 | 桃花盛開、養蠶時節 |
四月 | 槐月、梅月 | 槐花綻放、梅雨季節 |
五月 | 榴月、蒲月 | 石榴花開、菖蒲生長 |
六月 | 荷月、伏月 | 荷花盛開、進入三伏 |
七月 | 巧月、蘭月 | 七夕乞巧、蘭花芬芳 |
八月 | 桂月、仲秋 | 桂花飄香 |
九月 | 菊月、玄月 | 菊花盛開 |
十月 | 陽月、小陽春 | 天氣回暖似春 |
十一月 | 冬月、葭月 | 冬季來臨、葭草生長 |
十二月 | 臘月、除月 | 歲末祭祀、除舊佈新 |
這些月份別稱是不是超有詩意?其實很多古裝劇裡都會用到,像是「臘月寒冬」、「陽春三月」這些說法,現在知道是怎麼來的了吧!下次聽到長輩說「現在是葭月了」,你就知道是在講農曆十一月啦~
目錄 臘月到底是幾月?台灣人過年必知的冷知識 冬月臘月這兩個詞聽起來就很有歲末的氛圍,其實就是農曆十一月和十二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