填海前必知!這些後果太驚人 | 你家旁邊填海會怎樣?真相曝光 | 填海破壞生態?專家説給你聽

最近台灣沿海地區又傳出填海造陸的計畫,讓大家開始關注填海的壞處。雖然填海可以增加土地面積,但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真的不容小覷啊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填海會帶來哪些問題,這些都是我們在地人親眼見證過的實際情況。

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海洋生態的破壞。填海工程會把原本的海域變成陸地,這等於是把魚類、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家給剷平了。像高雄紅毛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,當初填海後整個沿岸生態鏈都斷掉了,漁民捕不到魚,連帶影響到我們餐桌上的海鮮供應。而且填海用的土方經常會混雜建築廢棄物,這些污染物質慢慢釋放到海裡,水質變差後連帶影響到周邊的養殖業。

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海岸線的改變。填海會改變原本的海流方向,這可不是開玩笑的!有些地方填海後,旁邊沒填的海岸反而開始嚴重侵蝕,像是台中港周邊就有這樣的狀況。原本好好的沙灘幾年內就被海水吃掉一大半,連防波堤都擋不住。這種連鎖反應常常是當初規劃時沒考慮到的,等發現問題時已經來不及了。

來看看填海對不同面向的具體影響:

影響層面 具體問題 實際案例
生態環境 珊瑚礁死亡、魚類遷徙 澎湖內灣填海後珊瑚大量白化
漁業資源 漁場消失、捕獲量下降 雲林台西填海區周邊蚵仔產量減半
海岸景觀 自然沙灘消失、人工化 淡水沙崙海水浴場因填海工程關閉
水文變化 海流改變、沿岸侵蝕 台南安平港擴建後黃金海岸退縮

最後要提的是填海對沿海居民生活的衝擊。很多漁村都是世代靠海吃飯,填海後漁港功能喪失,漁船沒地方停泊,整個漁業社區就慢慢沒落了。像屏東東港周邊有些小漁村,因為大規模填海工程,年輕人都被迫離鄉找工作。這些看不見的社會成本,往往比工程本身的造價還要高昂。

而且填海後的土地使用也經常出問題,有些填海區因為地質不穩,過了幾年就開始下陷,建築物出現裂縫。更別說遇到颱風或地震時,這些人工造陸區往往最先傳出災情。像之前桃園航空城周邊的填海地,遇到大雨就嚴重積水,根本沒辦法正常使用。

填海的壞處

最近「填海工程為何會破壞海洋生態?專家帶你看真相」這個話題在台灣引起熱議,不少環保團體都在關注這個問題。其實填海造地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比我們想像中更嚴重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,為什麼看似方便的填海工程會對海洋生態造成不可逆的傷害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,填海工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破壞海底棲息地。當我們把砂石倒進海裡填平海域時,原本生活在這裡的珊瑚礁、海草床、貝類等生物都會被活埋。這些地方可是許多海洋生物的育嬰房和餐廳,一旦被破壞,整個食物鏈都會受到衝擊。像台灣西部沿海的招潮蟹、彈塗魚,就因為過度開發而數量銳減。

更嚴重的是,填海工程會改變整個海域的水文環境。原本的海流被阻斷,導致海水交換變差,污染物容易堆積。我們常聽到某個海邊突然出現大量死魚,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填海改變了水流,讓海水缺氧造成的。而且填海後的海岸線變直,也讓海浪侵蝕力增強,反而可能加速海岸後退。

填海影響 具體後果 案例
棲地破壞 生物滅絕 高雄紅樹林消失
水質惡化 優養化 台中港死魚事件
海流改變 海岸侵蝕 雲林外傘頂洲縮小

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填海用的土石來源也是個大問題。這些材料可能是從山上開採來的,等於是用破壞山林的方式來換取土地。而且填海區的地基不穩,像桃園機場就曾因為地層下陷出現跑道龜裂的情況。更別說那些被掩埋的海洋生物屍體分解時,會釋放大量甲烷等溫室氣體,對氣候變遷更是雪上加霜。

現在台灣西海岸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天然海岸線因為開發而消失,專家發現這些地方的生物多樣性只剩下原本的兩三成。特別是一些需要特殊環境的候鳥,像是黑面琵鷺,能棲息的地方越來越少。每次看到新聞報導又有一個濕地要被填平,心裡真的很難過,這些都是我們留給下一代最珍貴的自然資產啊。

最近不少朋友都在問:「台灣哪些海岸正在填海?最新開發案一次掌握」,其實台灣這幾年確實有幾個重要的填海造陸計畫正在進行中。這些開發案主要是為了配合產業發展、港口擴建或離岸風電需求,但同時也引發了環保團體的關注。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最新狀況,讓關心這個議題的朋友能快速掌握重點。

首先最受矚目的就是台中港的「離岸風電產業專區」,這個計畫從2023年開始動工,預計要填出約176公頃的新生地,主要用來設置風機組裝廠和相關設施。當地漁民很擔心會影響傳統漁場,不過台中港務公司強調會做好環境補償措施。另外在彰化沿岸也有幾個小型填海案,都是配合離岸風場的運維基地需求。

南部地區的話,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的第二期工程還在持續擴建中,這個從2018年就開始的計畫已經填出超過100公頃土地。最近因為國際航運需求增加,港務公司又加緊腳步在施工,預計2026年會全部完成。台南的安平港也有小規模填海,主要是為了遊艇碼頭擴建。

地區 計畫名稱 面積(公頃) 用途 預計完成時間
台中港 離岸風電產業專區 176 風機組裝、倉儲 2027年
高雄港 洲際貨櫃中心二期 100+ 貨櫃碼頭、物流區 2026年
彰化沿岸 離岸風電運維基地 15-30 風場運維、設備存放 2025-2028年
台南安平港 遊艇碼頭擴建計畫 8 遊艇停泊、觀光設施 2025年底

除了這些大型開發案,其實各縣市還有很多小規模的海岸整治工程,像是新竹的南寮漁港、屏東的東港鹽埔漁港,都有局部填海來改善設施。環保團體最擔心的是這些工程會破壞潮間帶生態,特別是彰化沿岸的潮間帶是國際級的重要濕地。最近就有環團發起連署,要求政府重新評估這些填海計畫對白海豚棲地的影響。

填海的壞處

漁民抗議填海:我們的生計該怎麼辦?

最近漁民抗議填海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,大家都在問:「我們的生計該怎麼辦?」這些靠海吃飯的鄉親們真的急了,填海工程一動工,傳統漁場直接被剷平,養了幾十年的蚵棚說拆就拆,這不是要斷人活路嗎?

這些漁民大哥大姐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。填海造陸雖然能帶來開發利益,但對海洋生態的破壞是永久性的。我們來看看幾個受影響最嚴重的漁業種類:

漁業類型 受影響程度 主要問題
近海捕撈 ★★★★★ 漁場消失、魚群遷徙
養殖業(蚵仔) ★★★★☆ 水質污染、養殖區被迫遷移
定置漁網 ★★★☆☆ 海流改變導致漁獲量減少

阿明伯在布袋養蚵仔養了三十幾年,他邊整理蚵架邊跟我說:「政府說要補償,但錢用完就沒了啦!我們這種年紀要轉行能做什麼?」更慘的是那些靠抓烏魚過活的漁船,填海後烏魚根本不靠岸了,去年整個漁季收入不到往年三成。

環保團體也提出警告,填海會讓沿岸水流變慢,導致優養化問題更嚴重。現在已經有漁民發現,某些海域的魚獲開始有怪味道,這對靠口碑做生意的小漁港來說簡直是致命打擊。大家最氣的是,開說明會的時候官員都說「會妥善處理」,但實際施工根本沒在管漁民怎麼活。

老一輩的漁民還記得二十年前那次大規模填海,後來花了十幾年才慢慢恢復部分漁場。這次的範圍更大,影響更深遠,難怪連平常不愛出聲的漁村阿嬤都站出來抗議。他們要的很簡單,就是一個能繼續捕魚養家的未來。

目錄 漁民抗議填海:我們的生計該怎麼辦? 最近台灣沿海地區又傳出填海造陸的計畫,讓大家開始關注填海的壞處。雖然…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