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超強發明!日晷原來這樣看時間 | 日晷的秘密:太陽告訴你幾點鐘 | 超簡單DIY!自己做日晷超有趣
by fengshuipbn

說到曰晷,這可是古人最聰明的發明之一啊!在還沒有手錶、手機的年代,老祖宗們就靠著太陽的影子來知道時間,是不是很厲害?這種利用太陽光影變化的計時工具,在台灣其實不少地方都還看得到,像是校園、公園或古蹟裡,下次看到記得仔細觀察一下它的構造喔!
曰晷主要分為幾個重要部分,我們用表格來整理比較清楚:
部件名稱 | 功能說明 |
---|---|
晷針(圭表) | 垂直或傾斜的指針,用來產生影子 |
晷面 | 刻有時間刻度的平面,通常會根據所在地緯度調整角度 |
時間刻度 | 將一天分為12時辰或24小時的標記 |
你知道嗎?台灣因為位在北回歸線附近,曰晷的設計跟其他國家不太一樣。最特別的是嘉義北回歸線太陽館的曰晷,它在夏至時影子會完全消失,因為太陽正好在頭頂正上方!這種天文現象可不是每個地方都能看到的。
古人用曰晷可不是隨便擺擺就好,裡面有很多學問的。首先要考慮當地的緯度,晷面傾斜角度要剛好等於當地緯度值;再來是方位,在台灣要把晷針指向正北方;最後還要計算太陽運行軌跡來劃分時間刻度。這些知識現在看來可能很普通,但在幾千年前就能想到這些,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。
現在雖然大家都用手機看時間,但曰晷還是有它的魅力。很多學校都會教小朋友動手做簡易曰晷,用紙板、竹籤就能完成。自己做過就會發現,原來太陽移動的速度比想像中快很多,影子每分鐘都在變化,這種親身體驗比課本上讀到的更有感覺。下次去戶外玩的時候,不妨找個陽光充足的地方,試著用影子來估算時間,說不定你會愛上這種古老的計時方式呢!
1. 什麼是日晷?古人用陽光看時間的智慧結晶。這個看起來簡單卻充滿巧思的裝置,其實是古代人最原始也最可靠的「天然時鐘」。想像一下,在沒有手機、手錶的年代,古人就靠著太陽的影子來判斷時間,是不是很厲害?日晷通常由一個晷針(就是那根直立的小棍子)和刻有時間刻度的晷面組成,當太陽移動時,影子就會跟著變化,這樣就能讀出時間啦!
你可能會好奇,日晷到底有幾種?其實根據擺放方式和設計不同,種類還真不少呢!最常見的就是水平式日晷和赤道式日晷,台灣很多廟宇或古蹟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。下面這個表格幫你快速比較兩種日晷的特點:
類型 | 擺放方式 | 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---|---|
水平式日晷 | 平放在地面上 | 容易製作,適合教學用 | 時間刻度不均勻 |
赤道式日晷 | 傾斜對準北極星 | 時間刻度均勻準確 | 製作較複雜,需要校準 |
說到日晷的使用,可不是隨便擺著就能用喔!古人可是很講究的。首先要找個陽光充足的地方,然後要根據所在地的緯度來調整晷面的角度。像在台灣,緯度大約是北緯23.5度左右,所以日晷的傾斜角度也要配合這個數字。而且啊,日晷還會因為季節不同而有些微誤差,所以古人通常會搭配其他計時工具一起使用。
現在雖然我們都用手機看時間,但日晷依然是很有趣的科學教具。下次在古蹟或公園看到日晷時,不妨停下來觀察一下,看看影子現在指著幾點。你會發現,這個幾千年前的發明,到現在還是準得讓人驚豔呢!而且你知道嗎?日晷的原理後來還發展出更精密的「日影儀」,連古代的天文學家都用它來測量節氣和曆法。
2. 日晷怎麼用?教你讀懂影子告訴你的時間
每次經過公園看到那個像大圓盤的石頭裝置,總會好奇它到底怎麼運作對吧?其實日晷是古人超聰明的發明,完全靠太陽影子來報時,而且用起來比你想像中簡單多了!今天就來手把手教你這個超酷的「天然時鐘」怎麼玩~
日晷最重要的就是那根斜斜的「晷針」,當太陽照下來時,影子會落在刻著時間刻度的盤面上。重點來啦:影子指到哪個刻度,就是現在幾點鐘!不過要注意,台灣用的時間刻度是「真太陽時」,和手錶的標準時間會差個幾分鐘,夏天大概慢15分鐘,冬天快15分鐘左右,這個叫做「均時差」。
日晷部位 | 功能說明 | 使用小技巧 |
---|---|---|
晷面 | 刻有時間刻度的圓盤 | 記得保持水平,不然時間會不準 |
晷針 | 產生影子的金屬棒 | 角度要對準北極星方向 |
時線 | 放射狀的刻度線 | 每條代表不同時辰 |
實際操作時,先確認你的日晷有沒有對準正北方(可以用手機指南針輔助)。晴天時站在日晷旁邊,觀察晷針影子最尖端的位置。比如說現在影子剛好指在「未時」(下午1-3點)的區域中間,就表示大概是下午2點左右。
不同季節的太陽高度角會變,所以有些日晷設計成可調角度的「赤道式」,這種的晷針角度要隨季節調整。台灣常見的則是固定角度的「水平式」,雖然要配合季節修正,但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比較直觀。下次看到日晷別只是拍照打卡,試著讀讀看影子告訴你的秘密時間吧!
3. 為什麼古人發明日晷?沒有手錶的時代這樣看時間。在還沒有機械鐘錶的古代,人們為了掌握時間流逝,聰明地利用太陽影子變化發明了日晷,這種靠天吃飯的計時方式,可是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呢!
日晷的原理其實很直觀,就是利用太陽照射在晷針(也叫表)上產生的影子位置來判斷時間。不同季節太陽高度角會變化,所以古人還設計了各種造型的日晷來配合。最常見的是水平式日晷和赤道式日晷,台北故宮博物院前就有一座很經典的赤道式日晷喔!
日晷類型 | 擺放方式 | 適合地區 | 精準度 |
---|---|---|---|
水平式日晷 | 平放地面 | 低緯度地區 | 季節誤差較大 |
赤道式日晷 | 斜置對準北極星 | 中高緯度 | 較精準 |
垂直式日晷 | 貼在牆面上 | 建築物使用 | 受限日照方向 |
你可能會想,陰雨天或晚上怎麼辦?其實古人還會搭配其他計時工具,像是漏壺、沙漏,甚至是觀察星象來輔助。日晷雖然簡單,但在農業社會已經很夠用啦!農夫看日頭位置就知道該回家吃飯,官員們也能掌握上朝時間,這種「看天吃飯」的生活方式,現在想來還挺浪漫的呢。
日晷的發明也影響了後來鐘錶的設計,現在手錶的12小時制就是從日晷演變來的。下次看到公園裡的日晷,不妨停下腳步觀察它的影子位置,體驗一下古人看時間的趣味吧!
目錄 2. 日晷怎麼用?教你讀懂影子告訴你的時間 說到曰晷,這可是古人最聰明的發明之一啊!在還沒有手錶、手機的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