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坍度試驗超簡單教學 | 工地必學!坍度試驗這樣做 | 新手也能懂的坍度試驗法
by fengshuipbn
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工地上很常用的「混凝土坍度試驗法」,這個方法簡單又實用,是現場判斷混凝土工作性的重要指標。很多師傅都靠這個試驗來確認混凝土的流動性是否符合施工需求,畢竟太乾或太稀都會影響後續作業,所以學會這個方法真的超重要!
進行混凝土坍度試驗時,需要準備一個標準的坍度錐(高度30cm,上口直徑10cm,下口直徑20cm),還有搗棒、量尺和平板等工具。先把坍度錐放在平板上,分三層填入混凝土,每層都要用搗棒均勻搗實25下。填滿後刮平表面,垂直提起坍度錐,讓混凝土自然坍落,這時候用尺量測高度差就是坍度值啦!
坍度值(cm) | 混凝土狀態 | 適用場合 |
---|---|---|
0~1 | 極乾硬 | 預鑄構件 |
2~5 | 低流動性 | 基礎工程 |
6~9 | 中流動性 | 樑柱施工 |
10~15 | 高流動性 | 泵送澆置 |
16以上 | 過度流動 | 需調整配比 |
要注意的是,試驗過程中動作要快,從開始填料到測量完成最好在2分半鐘內搞定,不然混凝土開始凝結就會影響準確度。夏天高溫時更要把握時間,必要時可以先把工具噴濕降溫。另外坍度錐提起時一定要垂直向上,不能歪斜或搖晃,否則測出來的數值就不準了。
試驗做完記得要把數據記錄下來,包括取樣時間、氣溫、混凝土配比編號等資訊。這些資料對後續品質管控很有幫助,萬一發生問題也能回頭查驗。有些工地會用電子坍度儀來測量,雖然比較精準但價格較貴,傳統的人工測量法還是最普遍的做法。
如果測出來的坍度跟預期差太多,就要馬上通知實驗室或預拌廠調整。像是坍度太小可能是用水量不足或骨材太粗,坍度太大則可能是外加劑過量。這些狀況都要及時處理,才能確保混凝土的品質符合設計要求。平常也要定期校正量測工具,避免因為儀器誤差導致判斷錯誤。
什麼是混凝土坍度試驗法?新手必看基礎教學
最近在工地常聽到師傅們討論「坍度」,到底什麼是混凝土坍度試驗法呢?簡單來說,就是用來檢測混凝土流動性和工作性的方法,對施工品質影響超大!今天就用最白話的方式帶大家認識這個基礎但超重要的試驗。
坍度試驗主要靠一個叫做「坍度錐」的工具(台語俗稱「漏斗」),把新鮮混凝土分三層裝進去,每層都要搗實25下。然後把錐體垂直往上提起,讓混凝土自然塌下來,測量塌落的高度差就是坍度值啦!這個數字會直接告訴你這批混凝土的軟硬程度,太硬或太稀都不行喔~
坍度值(cm) | 適用情況 | 常見問題 |
---|---|---|
5-10 | 基礎工程 | 太硬難澆置 |
10-15 | 一般結構 | 最常用範圍 |
15以上 | 泵送施工 | 容易泌水 |
做試驗時要特別注意幾個細節:混凝土取樣要均勻、坍度錐要放在平整堅硬的底板上、提起時動作要垂直且穩定。如果發現混凝土一邊高一邊低(俗稱「歪頭」),就代表材料可能分離了。另外夏天高溫會讓坍度損失很快,最好在10分鐘內完成試驗才準確。
很多新手會問:「為什麼不能直接用目測的?」其實差很多啦!同樣看起來「軟軟的」混凝土,坍度可能差到3-5公分,這會影響後續拆模時間和強度發展。像是做樑柱的時候,如果坍度太大就容易產生蜂窩;做地坪時坍度太小又會很難抹平,所以這個試驗真的不能偷懶捏!
為什麼要做坍度試驗?混凝土品質把關關鍵
在台灣的工地現場,常常可以看到師傅們拿著一個金屬圓錐筒在做坍度試驗,這可不是在玩什麼遊戲喔!為什麼要做坍度試驗?混凝土品質把關關鍵就在這個簡單又重要的測試裡。坍度試驗可以直接反映出混凝土的「工作性」,也就是好不好施工。想像一下,如果混凝土太稠,泵送時會卡住;太稀又會影響強度,這時候坍度試驗就是最好的檢查方式。
一般來說,台灣常見的建築工程會要求混凝土坍度在以下範圍:
工程類型 | 建議坍度範圍(cm) | 適用情境 |
---|---|---|
一般建築結構 | 15-18 | 樓板、梁柱澆置 |
地下連續壁 | 18-22 | 需要高流動性場合 |
預拌混凝土輸送 | 12-15 | 長距離泵送需較低坍度 |
做坍度試驗時,老師傅們最怕遇到「析離」現象,就是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漿體分離。這通常表示配比有問題,可能是水加太多或攪拌不均勻。我們常說「看坍度就知道這車混凝土能不能用」,因為好的坍度不僅要數字在標準內,還要看混凝土坍下來時的形狀是否均勻,有沒有骨料集中在一邊的情況。
在台灣潮濕多雨的環境下,混凝土的品質控制更要小心。有些工地為了趕工,會偷偷加水讓混凝土變稀方便施工,這時候坍度試驗就是最好的把關者。記得上次去高雄某個工地,就發現坍度從18cm變成22cm,追查才發現是工人擅自加水,還好及時發現才沒影響結構安全。所以說啊,這個看似簡單的試驗,真的是守護建築品質的第一道防線呢!
何時該進行坍度測試?施工現場最佳時機點
在工地現場打混凝土時,掌握坍度測試的時機超級重要啦!這關係到混凝土的品質和施工順不順利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鍵時刻,讓你知道什麼時候一定要做坍度測試,才不會出包。
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混凝土進場時,每車都要測!因為從預拌廠到工地這段路,可能會因為天氣、時間影響混凝土的狀態。我們現場就遇過夏天高溫時,混凝土到場時已經變得太乾,還好有馬上測試才發現問題。另外澆置前也要再確認一次,特別是當混凝土在現場等待太久的時候。
以下是幾個一定要做坍度測試的重點時機:
測試時機點 | 測試原因 |
---|---|
混凝土進場時 | 確認預拌廠出料的品質是否符合要求 |
澆置前 | 確保混凝土經過運輸後仍保持適當工作性 |
變更配比或材料時 | 新配比的混凝土特性可能不同,需重新確認 |
異常氣候條件下 | 高溫、低溫或雨天都可能影響混凝土性質 |
連續澆置超過4小時 | 長時間作業可能導致混凝土性質變化 |
特別提醒大家,如果發現混凝土看起來特別乾或特別稀,就算不在表定測試時間也要馬上測。我們工地之前就發生過下午突然下大雨,雖然還沒到固定測試時間,但師傅發現混凝土表面有積水,緊急做坍度測試果然發現數值異常,趕緊調整才沒造成後續問題。
另外像是打高強度混凝土或特殊工程時,測試頻率要更高。有些重要結構甚至要求每小時都要測一次,這部分一定要看設計圖說怎麼規定。記得測試結果要馬上記錄下來,最好拍照存證,這樣後續有爭議時才有依據。
目錄 什麼是混凝土坍度試驗法?新手必看基礎教學 為什麼要做坍度試驗?混凝土品質把關關鍵 何時該進行坍度測試?施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