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日曆這樣看最準! | 2025農曆好日子一覽表 | 拜拜選哪天?農曆日曆告訴你
by fengshuipbn

農曆日曆對台灣人來說不只是看日子的工具,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指南。從拜拜、嫁娶到動土開工,很多長輩都堅持要翻農曆挑好日子。現在雖然手機都能查,但還是有不少人習慣在廚房貼一張厚厚的農曆日曆,每天撕一頁,看著紅字標註的節氣和神明生日,特別有儀式感。
說到農曆節慶,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春節、端午和中秋了。但其實農曆日曆上還藏著很多有趣的傳統節日,像農曆三月廿三的媽祖生日,全台廟宇都會熱鬧辦遶境;七月整個鬼月更是有滿滿的禁忌和習俗。這些日子都是用農曆計算的,所以每年國曆日期都不一樣,這時候農曆日曆就派上用場啦!
重要農曆節日 | 2025年對應國曆日期 | 常見習俗 |
---|---|---|
春節(正月初一) | 2025/1/29 | 貼春聯、發紅包、圍爐 |
元宵節(正月十五) | 2025/2/12 | 吃湯圓、賞花燈 |
端午節(五月初五) | 2025/5/31 | 包粽子、立蛋、划龍舟 |
中元節(七月十五) | 2025/8/7 | 普渡拜拜、放水燈 |
中秋節(八月十五) | 2025/9/6 | 烤肉、吃月餅、賞月 |
現代年輕人可能不太會看農曆日曆,但其實裡面有很多實用資訊。像是農民曆後面的「宜忌」欄位,雖然有人覺得迷信,但搬家、開店前翻一下求個心安也不錯。還有二十四節氣對農夫來說超重要,什麼時候該播種、收割都要看這個。現在很多有機小農也開始回歸傳統,照著節氣種菜,種出來的蔬菜真的比較好吃呢!
農曆日曆還有一個隱藏版功能——看潮汐!靠海吃飯的漁民和喜歡海釣的人,都會特別注意農曆的初一十五,因為這幾天潮差最大。像我們去年去澎湖玩,民宿老闆就提醒我們農曆六月初三要早點去潮間帶,那天大退潮可以走到很遠撿螺貝。這些生活智慧,都是從那本紅通通的農曆日曆裡學來的。
農曆日曆怎麼看?台灣人必學的日期對照技巧,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撇步就能輕鬆上手。台灣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農曆節日,像是過年、中秋節或是端午節,這些都是按照農曆來計算的。但現代人習慣用國曆,常常搞不清楚農曆日期到底對應到國曆的哪一天,這時候就需要一些簡單的對照方法啦!
首先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手機的農曆APP,現在很多手機內建的日曆功能都有農曆顯示,只要打開日曆切換一下就能看到對應的日期。不過如果你喜歡傳統一點的方式,也可以買一本農民曆隨身攜帶,裡面除了日期對照外,還有吉時、沖煞等實用資訊,阿嬤們最愛用了。
這裡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,讓你快速了解今年幾個重要節日的農曆和國曆日期:
節日名稱 | 農曆日期 | 2025年國曆日期 |
---|---|---|
春節 | 正月初一 | 1月29日 |
元宵節 | 正月十五 | 2月12日 |
端午節 | 五月初五 | 5月31日 |
中秋節 | 八月十五 | 10月6日 |
重陽節 | 九月初九 | 10月30日 |
另外有個小技巧要分享,農曆每個月的大小月不固定,大月有30天,小月29天,所以農曆生日每年對應的國曆日期都會不一樣。像今年閏四月,農曆就會多一個月,這種時候更要仔細對照才不會搞錯日期。老人家常說「三年閏一閏」,大概每2-3年就會有一次閏月,這時候農曆就會有13個月喔!
記得小時候阿公都會用「拳頭法」來算農曆月份大小,其實就是用手指關節來記。握起拳頭,從食指關節開始算凸起的部分是大月(30天),凹下去的是小月(29天),七月過後要再倒回來算一次。這個方法雖然老派但真的很實用,下次可以試試看!
為什麼台灣還在用農曆?傳統節日的由來大公開
每次過年總要翻農曆看日期,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台灣還在用農曆?其實這跟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承有超~大關係!農曆不只是老一輩在用,很多傳統節日都還是照著農曆來過,像是過年、端午節、中秋節這些大日子,都是跟著月亮圓缺走的,這可是從老祖宗那時候就留下來的智慧呢!
農曆跟國曆最大的不同就是計算方式,農曆是看月亮的變化,一個月大約29.5天,所以有時候會有閏月來調整。這種曆法特別適合農業社會,以前的農夫就是靠這個來決定什麼時候要播種、收割。雖然現在大家都用國曆了,但這些傳統節日早就深深刻在台灣人的生活裡,變成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啦!
來看看幾個重要節日的農曆日期和由來:
節日名稱 | 農曆日期 | 主要習俗 | 由來小故事 |
---|---|---|---|
春節 | 正月初一 | 貼春聯、發紅包、圍爐 | 源自驅逐年獸的傳說,後來演變成全家團圓的日子 |
端午節 | 五月初五 | 吃粽子、划龍舟 | 紀念屈原投江,民眾划船丟粽子防止魚蝦吃他的身體 |
中秋節 | 八月十五 | 吃月餅、烤肉、賞月 | 源自古代祭月習俗,後來加入嫦娥奔月等傳說 |
這些節日不只是放假而已,每個背後都有它的意義和故事。像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,其實也是古人認為的「毒月」,所以會有掛艾草、喝雄黃酒這些驅邪避凶的習俗。中秋節就更不用說了,全家一起賞月吃月餅的溫馨感,是很多台灣人最愛的回憶之一。
現在年輕人可能不太會看農曆,但這些節日的習俗還是繼續流傳下來。廟宇的慶典、家庭的祭祀,很多都還是照著農曆在走。像是媽祖生日、中元普渡這些重要的宗教活動,日期也都是看農曆的。這不只是傳統,更是台灣人生活的一種節奏,讓整年都有不同的期待和樂趣。
2025年農曆節日一覽表,台灣人都在關注這些日子!每到年底大家最愛翻農民曆,看看明年有哪些重要節日可以安排休假、返鄉團圓。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好2025年農曆節日清單,順便分享台灣人過節的小習慣,讓你提前規劃整年行程不踩雷~
先來看這張超實用的節日表格,記得把重要日子圈起來喔:
農曆日期 | 節日名稱 | 國曆日期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正月初一 | 春節 | 2025/1/29 | 連假開始,記得搶高鐵票 |
正月十五 | 元宵節 | 2025/2/12 | 平溪放天燈熱門時段 |
五月初五 | 端午節 | 2025/5/31 | 南部粽VS北部粽大戰 |
七月十五 | 中元節 | 2025/8/7 | 全台普渡拜拜高峰期 |
八月十五 | 中秋節 | 2025/9/6 | 烤肉食材提前囤貨 |
九月初九 | 重陽節 | 2025/10/21 | 敬老優惠多多 |
台灣人過節最重視「吃」的儀式感,像春節必吃年糕(年年高升)、端午啃粽子(紀念屈原)、中秋嗑月餅(團圓象徵),這些傳統食物現在便利商店都能買到,但老一輩還是堅持自己動手做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農曆七月整個月都是鬼月,長輩會叮嚀晚上少出門、不拍肩膀等禁忌,年輕人雖然不太信,但寧可信其有啦!
說到節日活動,元宵節除了吃湯圓,北中南都有特色慶祝方式。北部平溪天燈、南部鹽水蜂炮、東部炸寒單爺,每年都吸引超多觀光客。而中秋節全台瘋烤肉這個「非傳統習俗」,根本是台灣獨有的節慶風景,超市從八月底就開始堆滿烤肉架和醬料,超有過節氣氛的~
目錄 為什麼台灣還在用農曆?傳統節日的由來大公開 農曆日曆對台灣人來說不只是看日子的工具,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