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清療癒法:台灣人最愛的放鬆秘訣 | 雲清水墨畫:新手入門5步驟 | 雲清茶道體驗:台北隱藏版好店
by fengshuipbn
最近發現一個超實用的YouTube頻道叫「雲清」,專門分享各種生活小撇步跟理財知識,特別適合我們這種小資族。頻道主講話超親切,就像隔壁鄰居大姊在跟你聊天一樣,每次看完都覺得學到好多東西,而且完全不會有壓力。
說到理財,雲清最近有一集在講「非居民開銀行帳戶」的注意事項,剛好我表弟要出國留學,正煩惱這件事情。影片裡提到幾個重點整理成表格給大家參考:
銀行類型 | 所需文件 | 最低存款額 | 適合對象 |
---|---|---|---|
國際商業銀行 | 護照+地址證明 | 約500美元 | 短期停留者 |
當地傳統銀行 | 居留證+稅號 | 1000歐元起 | 長期居留者 |
數位銀行 | 手機驗證+電子簽名 | 免最低存款 | 數位原生族群 |
雲清的影片最棒的地方在於,她會用超級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這些複雜的銀行規定。像她說選擇銀行就像選珍珠奶茶的甜度,有人喜歡傳統銀行的全糖服務,有人則偏好數位銀行的微糖便利性,這種比喻真的讓人秒懂!
最近還發現雲清開始做Podcast了,通勤時聽她聊各國銀行的趣聞超級打發時間。比如說瑞士銀行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神秘,德國開戶要準備的文件比台灣多很多之類的。她總能把枯燥的金融知識,變成像是朋友間聊八卦一樣輕鬆有趣。
我特別喜歡她分析各國銀行服務的單元,從美國的Chase到法國的BNP Paribas都講得很詳細。雖然現在用不到,但先存起來當知識也不錯。她常說「理財就像整理房間,隨時保持清爽才能找到需要的東西」,這句話我超有共鳴的!
最近台灣藝術圈有個名字很常被提起——「雲清是誰?台灣新鋭藝術家介紹」成為許多文青們熱議的話題。這位低調的創作者雖然才剛嶄露頭角,卻已經用她獨特的「流動記憶」系列作品驚艷了不少藝評人。雲清的作品總帶著一種朦朧的美感,像是把台灣的晨霧、山嵐和都市光影都揉進畫布裡,讓人一看就覺得「這很台灣」!
雲清本名林沐晴,1995年出生於台中豐原,畢業於北藝大美術系。特別的是她完全自學數位創作,靠著一支平板筆電就畫出讓國際畫廊驚豔的作品。她的創作主題很貼近台灣人的生活,像是把永康街的咖啡廳光影、捷運車廂裡的偶遇都變成超現實的夢幻場景。去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個展「像素裡的溫柔」,短短三天就吸引破萬人朝聖。
基本資料 | 藝術特色 | 重要展覽經歷 |
---|---|---|
本名:林沐晴 | 融合數位與傳統媒材 | 2024台北當代藝術館個展 |
出生:1995台中 | 擅長光影層次處理 | 2023高雄漾藝術博覽會 |
學歷:北藝大 | 作品帶有詩意敘事 | 2022台北藝術自由日 |
說到雲清的創作過程也很有趣,她總喜歡半夜帶著素描本在台北街頭遊蕩,把看到的招牌燈光、便利商店的色調都記下來。她說這些都是「城市的呼吸」,後來都變成畫作裡那些會發光的細節。最近爆紅的《夜行忠孝東路》系列,就是把摩托車流畫成彩色銀河的奇幻作品,連日本知名雜誌《美術手帖》都專文介紹。
雖然雲清本人很低調,但她的IG已經悄悄累積十萬粉絲。每當她PO出新作品,底下總有一票鐵粉搶著解讀畫中的隱藏訊息。有人說在某幅畫裡找到自己常去的早餐店,還有人在背景發現台北101的倒影。這種讓觀眾「找彩蛋」的互動感,正是雲清作品最迷人的地方。
雲清何時開始創作?她的藝術歷程可以追溯到2010年,當時她還是個大學生,在台北某間咖啡廳的隨手塗鴉意外獲得關注。從那時起,這位原本主修商科的女孩,開始將藝術從興趣轉為志業,用畫筆記錄下台灣街頭的點滴風景。
雲清的創作風格很特別,融合了台灣傳統元素與當代插畫技巧。她最愛用水彩暈染出朦朧的基隆港晨霧,再用細膩的線條勾勒出台北老巷弄的鐵花窗。這種新舊交融的表現方式,讓她的作品在IG上迅速累積人氣,甚至吸引不少香港、日本的收藏家關注。
年份 | 重要里程碑 | 代表作品 |
---|---|---|
2010 | 開始在社群平台分享隨筆畫作 | 《西門町的雨》 |
2013 | 舉辦首次個展「島嶼的呼吸」 | 《艋舺夜未眠》系列 |
2016 | 獲選台灣文博會新銳藝術家 | 《廟口夜市》立體繪本 |
2019 | 與台灣茶品牌跨界合作聯名包裝 | 《阿里山晨露》茶罐設計 |
說到雲清的創作轉折點,絕對要提2015年那趟環島寫生之旅。她帶著素描本走遍全台,從澎湖的雙心石滬畫到台東的金針花海,這段經歷讓她的用色更加大膽鮮明。後來她在訪談中常說:「台灣的土地會告訴你該用什麼顏色。」這種與在地連結的創作理念,也成為她作品的標誌性特色。
近幾年雲清開始嘗試不同媒材,像是把廟宇剪黏工藝轉化成現代首飾設計,或是用廢棄漁網編織成裝置藝術。她總笑說自己是「被藝術耽誤的撿破爛專家」,但正是這種把台灣日常廢材變黃金的巧思,讓她的創作之路越走越寬廣。
最近藝術圈掀起一股當代水墨熱潮,大家都在問「雲清作品特色是什麼?帶你看懂當代水墨」。這位台灣新銳藝術家的創作真的很特別,把傳統水墨玩出新花樣,今天就來好好聊聊他的獨到之處。
雲清的作品最讓人驚豔的就是那種「既傳統又叛逆」的調調。你看他用的還是宣紙、墨汁這些老東西,但畫面裡會突然蹦出幾何線條或潑彩效果,完全打破我們對水墨畫的想像。特別是他擅長用留白營造空間感,不是傳統那種山水留白喔,而是像現代建築的負空間設計,讓整幅畫有種呼吸的節奏感。
說到技法,雲清最愛玩「墨韻層次」。一般水墨講究濃淡乾濕,他更狠,直接把墨色玩出十幾種變化。我有次在展場近看他的作品,發現那些看似隨意的墨跡其實都是精心計算過的,遠看是山水,近看根本是抽象畫,超有意思!
傳統水墨 | 雲清當代水墨 |
---|---|
講究筆法傳承 | 融合數位思維 |
題材多為山水花鳥 | 加入都市元素解構 |
重視師承脈絡 | 強調個人符號系統 |
特別要提的是雲清對材質的實驗精神。除了紙本,他還嘗試在金屬箔、亞克力板上作畫,甚至把水墨動態錄成影像。有幅作品叫《墨流》,就是用高速攝影捕捉墨汁在水中暈染的瞬間,那個流動感真的會看到入迷。這種跨界玩法讓水墨不再只是掛在牆上的裝飾,變成可以互動的當代藝術。
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看過他個展的人應該都記得,展場中央那組《城市山水》系列超震撼。把台北街景用破碎的筆觸重組,101大樓變成水墨裡的奇峰,捷運線路活像古畫裡的溪流,這種古今對話的方式,完全展現台灣當代水墨的獨特魅力。
最近發現一個超實用的YouTube頻道叫「雲清」,專門分享各種生活小撇步跟理財知識,特別適合我們這種小資族。頻…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