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5年發生了哪些大事? | 1965年出生今年幾歲? | 1965年的台灣長這樣!

1965年真係一個好特別嘅年份,發生咗好多影響至今嘅大事。記得嗰年美國通過咗《1965年移民法案》,徹底改變咗美國嘅人口結構,仲有歐米茄超霸腕錶正式成為NASA認證嘅太空錶,陪我哋探索宇宙。而家就同大家一齊回顧下呢個精彩嘅年份啦!

講到1965年嘅重要事件,一定要提美國移民政策嘅大轉變。當年10月3日,林登·詹森總統簽署咗新移民法,廢除咗實行四十幾年嘅國家配額制度。呢個改變令到亞洲同拉丁美洲移民大量增加,特別係我哋台灣人都受惠唔少。睇下呢個簡單對照表就知道影響有幾大:

移民來源地 1965年前比例 1965年後變化
歐洲 70% 大幅減少
亞洲 5% 顯著增加
拉丁美洲 15% 持續增長

科技迷一定記得1965年3月1日,歐米茄超霸腕錶正式成為NASA認證嘅首款太空錶。呢件事背後有個有趣故事:原來NASA工程師係自己偷偷去錶行買咗幾隻不同品牌嘅手錶返嚟測試,結果超霸係唯一通過所有嚴苛考驗嘅錶款。之後佢真係陪住太空人上太空,仲拯救過阿波羅13號嘅危機添!

而家仲有好多人專門收藏1965年出產嘅復古傢俬,特別係嗰啲線條簡約嘅吊燈同餐椅,成為咗文青咖啡店嘅最愛。如果你去古董市集,可能會見到標住「1965年製」嘅燈具,價錢隨時比新嘅仲要貴幾倍。呢啲設計真係歷久彌新,證明好嘅設計唔會過時。

至於1965年係民國幾年?其實好易計,只要用1965減去1911就得出民國54年。而家仲有唔少長輩習慣用民國年號,特別係辦文件或者記生日嘅時候。下次聽到人講「我係民國54年出世」,你就知道即係1965年啦!

1965

1965年移民法案如何改變美國社會結構?一段被低估的歷史轉折

講到美國這個移民大熔爐,很多人不知道1965年通過的《移民與國籍法》根本就是重新定義了美國的人口組成。這部法案廢除了1920年代以來偏向歐洲的配額制度,改成用家庭團聚和專業技能作為審核標準,結果整個美國社會的樣貌從此不一樣了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亞裔和拉丁裔人口暴增。以前美國街上看到的多是歐洲臉孔,現在你到紐約法拉盛或洛杉磯小東京走一圈,會發現完全不同的風景。根據統計,法案通過後的50年間,亞裔人口從不到1%飆升到6%,拉丁裔更是從4%變成18%,這種變化連當初推動法案的議員都沒想到會這麼劇烈。

族群 1965年比例 2020年比例 增長幅度
非拉丁裔白人 85% 60% ↓25%
拉丁裔 4% 18% ↑14%
亞裔 0.7% 6% ↑5.3%
非裔 11% 13% ↑2%

不只人口比例改變,連帶影響了美國的飲食文化、宗教信仰和語言使用。現在美國超市賣的亞洲調味料種類比1960年代多出十倍不止,西班牙語成了第二大語言,清真寺和佛教寺廟在郊區也越來越常見。這些都是當年法案通過時沒預料到的連鎖反應,可以說徹底重塑了美國的多元文化面貌。

政治上影響也很深遠,移民二代三代開始進入政壇,像台裔的趙小蘭、印度裔的哈里斯當上副總統,這種事在1965年前根本難以想像。各州選民結構改變後,連帶影響選舉地圖,像加州從共和黨鐵票區變成民主黨大本營,這些都和移民人口分布變化脫不了關係。

誰在1965年推動了美國移民政策改革?這個關鍵變革背後的主要推手,其實是當時的民主黨參議員愛德華·肯尼迪(Edward Kennedy)與總統林登·詹森(Lyndon B. Johnson)聯手推動的。這場改革徹底改變了美國以歐洲為中心的移民體系,廢除1920年代制定的「國籍配額制」,讓亞洲、拉丁美洲等地的移民終於有公平機會進入美國,影響深遠到現在都看得見。

當時的移民政策有多不公平?看看這個表格就知道:

舊政策(1924年移民法) 1965年新政策(移民與國籍法)
按1920年美國人口比例分配名額 取消國籍配額,改以家庭團聚、技能為優先
85%名額留給西北歐國家 每年東半球國家總名額17萬,西半球12萬
亞洲移民幾乎被完全排除 設立職業移民類別,吸引專業人才

你可能會好奇,為什麼肯尼迪家族這麼積極推動改革?其實這跟已故的約翰·肯尼迪總統有關。他在遇刺前就寫了《移民國家》這本書,主張廢除歧視性配額。他弟弟愛德華·肯尼迪接手後,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強力主張:「我們不能繼續用1920年的偏見來制定政策!」當時還有眾議員艾曼紐·塞勒(Emanuel Celler)這些老將幫忙,他們在國會辯論時直接說舊制度是「種族主義的產物」。

有趣的是,連詹森總統簽署法案時都承認,當初沒人預料到會徹底改變美國人口結構。原本以為歐洲移民還是會佔多數,結果法案通過後,拉丁裔和亞裔移民暴增。現在加州矽谷的印度工程師、紐約的華人餐廳老闆,他們的祖先很多都是受惠於這場改革。不過當時反對聲浪也不小,南方議員擔心會「改變美國血統」,西部則怕墨西哥移民太多,這些爭議現在聽起來特別有既視感吧?

1965

1965年NASA為什麼選擇歐米茄超霸腕錶?這個問題其實跟當時太空任務的嚴苛需求息息相關。你知道嗎?當年NASA可是用超硬核的方式在選錶,直接把市面上幾款知名腕錶丟進「太空模擬器」裡折磨,從極端溫度、震動到真空環境全測一輪,最後只有歐米茄超霸通過所有考驗,成為阿波羅計劃的官方用錶。

當時測試的細節超精彩,NASA工程師根本是把錶當成「太空生存遊戲」的參賽者。比如要承受-18°C到93°C的溫度劇變,還要扛得住40G的衝擊力(相當於車禍撞擊的6倍!)。更猛的是,他們連錶冠、按鈕這些小細節都不放過,就是要確保太空人在艙外活動時能戴著手套操作。

測試項目 標準要求 超霸表現
高低溫測試 -18°C~93°C循環 完全正常運作
震動測試 平均40G衝擊力 零件零鬆脫
真空環境 10^-6大氣壓下96小時 潤滑油未揮發
操作測試 戴厚重手套仍可操作 按鈕設計完美符合

其實超霸能勝出不是偶然,它的機芯設計本來就超耐操。像是採用手動上鍊(自動錶在無重力環境會卡住)、強化避震系統,還有那個超清晰的夜光指針,在太空中黑漆媽烏的時候也能看得一清二楚。這些特點讓它就算遇到艙內失壓或是儀器故障的緊急狀況,還是能當太空人的最後一道防線。

當年第一批拿到超霸的太空人還開玩笑說,這根本是「手腕上的太空艙」。有次任務中真的發生意外,太空人就是靠這支錶精準計時,才算出剩餘燃料夠不夠返航。後來連蘇聯的太空人都偷偷託人買超霸,你就知道它有多威了!

目錄 1965年移民法案如何改變美國社會結構?一段被低估的歷史轉折 1965年真係一個好特別嘅年份,發生咗好多…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